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体验寄畅园--江南园林之建筑现象学方法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缘起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进展第10-12页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3-15页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建筑现象学与江南园林第16-29页
   ·江南园林的思想背景及特点第16-20页
     ·与诗画同源的特点第17-18页
     ·主客互动的体验观第18-19页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第19-20页
   ·建筑现象学理论第20-24页
     ·现象学第20-22页
     ·建筑现象学概念第22-23页
     ·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第23-24页
   ·共同的哲学基础与思想背景第24-29页
     ·人与世界同一性的观点第24-25页
     ·重视感知与体验的观点第25-26页
     ·重视环境与自然的观点第26-27页
     ·意境与场所精神第27-29页
第三章 体验寄畅园第29-51页
   ·知觉的体验第31-37页
     ·身体的感知第31-32页
     ·视觉的体验第32-34页
     ·听觉的体验第34-35页
     ·触觉的体验第35-36页
     ·记忆与想象第36-37页
   ·运动的体验第37-42页
     ·"游"之路经第38-40页
     ·运动与视线第40-42页
   ·寄畅园节点的体验第42-46页
     ·"园中园"秉礼堂第42-43页
     ·一池碧水"锦汇漪"第43-44页
     ·知鱼之乐"知鱼槛"第44-46页
   ·空间与时间的体验第46-51页
     ·特定空间(时间)下的体验第47页
     ·绵延的空间(时间)第47-48页
     ·光与影的体验第48-51页
第四章 空间表现与设计方法第51-70页
   ·空间与环境的组织第51-57页
     ·"中心"与内向型布局第51-53页
     ·"小中见大"与矛盾尺度第53-54页
     ·图底关系的置换第54-57页
   ·唤起空间的知觉第57-61页
     ·注重细部的设计第57-58页
     ·注重材料的运用第58-59页
     ·创造适度的光影第59-61页
   ·激发想象的设计第61-70页
     ·设置空间情节第63-65页
     ·命名欣赏第65-67页
     ·象征与隐喻第67-70页
第五章 启示与结语第70-75页
   ·启示第70-73页
     ·顺应环境第70-71页
     ·营造家园第71-72页
     ·集体记忆第72-73页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图目录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维勒·费恩的建筑--日光下的真实和生动
下一篇:北京市地铁空间照明设计研究--结合地铁15号线照明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