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 第2章 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现实背景 | 第14-20页 |
| ·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 第14-16页 |
| ·人生观与价值观 | 第14-15页 |
| ·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 | 第15页 |
| ·人的本质与需要的理论 | 第15-16页 |
| ·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现实背景 | 第16-18页 |
| ·多元社会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 第16-17页 |
| ·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的生成 | 第17-18页 |
|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价值观培养 | 第18-20页 |
| ·教育与培养 | 第18-19页 |
| ·价值观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 第19-20页 |
| 第3章 国外德育理论概述 | 第20-28页 |
|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 ·价值澄清理论 | 第22-24页 |
| ·体谅模式 | 第24-25页 |
| ·价值商谈理论 | 第25-28页 |
| 第4章 国外德育理论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借鉴 | 第28-52页 |
| ·借鉴国外德育理论应坚持的原则 | 第28-31页 |
| ·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 第29-30页 |
| ·国度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第30-31页 |
| ·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应当体现时代性 | 第31-45页 |
| ·价值观培养的基点是现实生活 | 第34-40页 |
| ·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是教育者从权威到园丁的转变 | 第40-41页 |
| ·价值观培养的核心是重塑人的德性 | 第41-43页 |
| ·价值观培养的难点是学科整合 | 第43-45页 |
| ·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 | 第45-52页 |
| ·把情景模拟引入到课堂中去,吸收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 第46-47页 |
| ·和谐教学氛围,提升青少年的主体地位 | 第47-50页 |
| ·引发价值观念冲突,提高青少年价值判断能力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