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植被更新恢复研究进展 | 第13-34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第34-4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4-35页 |
·基本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38-40页 |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第3章 绢蒿荒漠地上植被群落更新特征 | 第41-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6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8-73页 |
第4章 绢蒿荒漠植物群落结实规律及主要植物结实萌发特征 | 第73-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结果分析 | 第76-8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7-91页 |
第5章 绢蒿荒漠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 第91-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5页 |
·结果分析 | 第95-12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27-134页 |
第6章 绢蒿幼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第134-1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4-136页 |
·结果分析 | 第136-14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45-149页 |
第7章 围栏封育下绢蒿幼苗分布格局及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第149-1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9-151页 |
·结果分析 | 第151-16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60-162页 |
第8章 小尺度下绢蒿种群幼苗更新时空格局 | 第162-1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3-165页 |
·结果分析 | 第165-17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70-173页 |
第9章 不同退化梯度下绢蒿成年种群更新空间格局 | 第173-1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3-175页 |
·结果分析 | 第175-18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82-186页 |
第10章 绢蒿荒漠不同退化草地植被更新模式 | 第186-193页 |
·结果分析 | 第186-19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91-193页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3-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16页 |
致谢 | 第216-217页 |
作者简历 | 第217-219页 |
附录 | 第219-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