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和研究边界的界定 | 第8页 |
一、经济波动 | 第8页 |
二、危机冲击 | 第8页 |
三、政策选择 | 第8页 |
四、研究边界的界定 | 第8页 |
第三节 本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8-10页 |
一、本文创新 | 第8-9页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分析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失衡论以及演进过程 | 第11-15页 |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演进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金融脆弱性分析 | 第15-19页 |
一、金融脆弱性的定义 | 第15-16页 |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金融脆弱性解释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我国经济波动的危机冲击效应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的外部传导渠道分析 | 第19-22页 |
一、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 第19-20页 |
二、金融传导渠道 | 第20-21页 |
三、心理预期传导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分析 | 第22-29页 |
一、危机下我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周期性分析 | 第22-26页 |
二、危机的冲击效应分析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及效果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选择及效果 | 第29-34页 |
一、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选择 | 第29-30页 |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30-31页 |
三、积极货币政策存在的潜在风险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二节 我国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第34-39页 |
一、应对危机的财政政策选择 | 第34-35页 |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分析 | 第35-37页 |
三、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 | 第39-52页 |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 第39-43页 |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的特征表现 | 第39-42页 |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 | 第43-52页 |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分析 | 第44-46页 |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 | 第46-48页 |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