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气提系统的冷态模拟及工业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符号说明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气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11-12页
     ·气提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1页
     ·气提系统的特点第11-12页
   ·气提系统结构的研究第12-17页
     ·结构特性研究第12-13页
     ·气提系统的高径比第13-14页
     ·气体分布器第14-15页
     ·外循环气提系统中心距第15页
     ·上升管与下降管的直径比第15页
     ·气液分离器第15-16页
     ·内部构件第16-17页
   ·气提系统的操作参数研究第17-19页
     ·表观气速第17页
     ·液位高度及液相性质第17-18页
     ·固相性质及固含率第18-19页
   ·气提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9-21页
     ·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第19-20页
     ·在化学工业的应用第20页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第20-21页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21页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21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气提系统流体力学参数的测定技术研究第23-33页
   ·气含率第23-26页
     ·理论研究第23页
     ·气含率的实验研究第23-25页
       ·电导探针法第24页
       ·床层膨胀法第24-25页
       ·压差法第25页
     ·各区域气含率的测定方法研究第25-26页
     ·气含率的影响因素第26页
   ·循环液速第26-30页
     ·循环液速的理论研究第26-27页
     ·循环液速的测量方法研究第27-30页
       ·光学脉冲示踪法第27-29页
       ·电导脉冲示踪法第29页
       ·浮子法第29-30页
     ·循环液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0页
   ·固含率第30页
   ·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气提系统的冷态模拟第33-47页
   ·实验流程与实验设备第33-35页
     ·实验流程第33-34页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上升区局部气含率ε_G 的测定第35页
     ·循环液速U_L 的测定第35页
     ·表观气速U_G 的测定第35页
     ·液位差的ΔH 测定第35-36页
   ·实验工况设计第36-37页
     ·反应器内部流动状态第36-37页
     ·实验工况设计第37页
   ·实验步骤第37页
   ·实验注意事项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操作参数对气提系统性能影响分析第38-42页
       ·表观气速对局部气含率的影响第38-39页
       ·表观气速对液体循环速度的影响第39页
       ·表观气速对液位差的影响第39-40页
       ·有效水深对气提系统的影响第40-41页
       ·液体循环量对液位差的影响第41-42页
       ·液体循环速度对气含率的影响第42页
     ·反应器结构参数对气提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2-46页
       ·不同高径比H/D 对反应器内流动性能的研究第42-44页
       ·上升管管径与反应器管径之比D_1/D 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气提系统的工业应用第47-52页
   ·项目概述第47页
   ·设备与构筑物第47页
   ·气提系统的计算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苕溪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源特征及堆肥化研究
下一篇:曝气生物滤池新型陶粒滤料处理乳品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