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苕溪流域农村生活垃圾产源特征及堆肥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农村生活垃圾概况第10-11页
     ·农村生活垃圾来源和特点第10页
     ·农村生活垃圾的变化趋势第10页
     ·农村生活垃圾危害第10-11页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源特征及其影响第11-12页
     ·垃圾产生量第11页
     ·产生组成第11-12页
     ·产生量及组成的影响因素第12页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第12-14页
     ·填埋第12页
     ·焚烧第12-13页
     ·厌氧消化第13页
     ·堆肥第13页
     ·其他技术第13-14页
   ·苕溪流域农村生活垃圾第14-16页
     ·自然环境状况第14-15页
     ·苕溪流域生活垃圾的现状与问题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案第16-20页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研究的内容第16页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第16-20页
       ·技术路线第16-18页
       ·实施方案第18-20页
第二章 农村生活垃圾背景调查及综合管理模式建立第20-44页
   ·研究区特征第20-22页
     ·地理区位第20页
     ·人口第20-21页
     ·经济第21页
     ·居住特征第21-22页
   ·生活垃圾产生特征第22-26页
     ·调查方法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垃圾产生量第23-24页
       ·生活垃圾物理组成第24-26页
   ·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意识调查第26-38页
     ·调查方法第26-27页
       ·调查方式第26-27页
       ·调查内容第27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第27页
       ·社会经济特征第27-31页
       ·村民环境意识分析第31-38页
   ·生活垃圾消纳的载体条件第38-41页
     ·农田生态体系第38-39页
     ·废品回收市场第39-40页
     ·农村低洼地第40页
     ·其它消纳体系第40-41页
   ·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第41-42页
     ·背景条件第41页
     ·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式的建立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易腐垃圾一次发酵过程研究第44-59页
   ·实验材料第44-45页
     ·主要实验材料第44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44-45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45页
   ·实验装置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页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第46-49页
     ·主要参数第46-47页
     ·细菌、真菌、放线菌计数第47-48页
     ·生物质分析指标第48-49页
       ·纤维素和木质素第48-49页
       ·其它生物质分析指标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控制参数的变化第49-51页
     ·生物相的演变第51-53页
     ·生物质降解第53-57页
       ·易降解组分第53-55页
       ·难降解组分第55-57页
     ·各生物质降解率的比较第57页
     ·温度对生物质降解速率的影响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二次发酵接种强化堆肥技术研究第59-70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实验材料第59页
     ·实验方法第59-60页
   ·分析项目与方法第60-61页
     ·亚硝酸盐的测定第60-61页
       ·样品的制备第60页
       ·显色剂的制备第60页
       ·分析步骤第60-61页
     ·其它分析项目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7页
     ·控制参数的变化第61-64页
     ·生物相的演变第64-65页
     ·生物质的降解第65-67页
   ·肥效测定第67-69页
     ·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第67-68页
     ·施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生素C行业清洁生产分析及废水厌氧启动研究
下一篇:气提系统的冷态模拟及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