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相关概念 | 第10-13页 |
| ·植物群落 | 第10-11页 |
| ·人工植物群落 | 第11页 |
| ·城市植物群落 | 第11-12页 |
| ·植物景观设计 | 第12页 |
| ·植物群落景观生态设计 | 第12-13页 |
| ·城市生态绿地植物群落优化的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 ·生态学理论 | 第13-15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5-17页 |
| ·美学理论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 ·国内外高校校园景观综述 | 第19-21页 |
| ·国外高校校园景观综述 | 第19-20页 |
| ·国内高校校园景观综述 | 第20-21页 |
| ·国内外高校校园植物群落景观综述 | 第21-25页 |
| ·国外植物群落景观综述 | 第21-22页 |
| ·国内植物群落景观综述 | 第22-25页 |
| 3 河北农大东校区地理概况及取样 | 第25-30页 |
| ·保定市植被类型概况 | 第25页 |
| ·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地理概况 | 第25-26页 |
| ·地理位置 | 第25页 |
| ·气候条件 | 第25-26页 |
| ·地质地貌 | 第26页 |
| ·调查范围及数据统计 | 第26-28页 |
| ·河北农大东校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区系特征分析 | 第28页 |
| ·河北农大东校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基本类型分析 | 第28-30页 |
| 4 河北农大东校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第30-41页 |
| ·河北农大东校区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空间结构评价体系 | 第30-33页 |
| ·指标选择原则 | 第30页 |
| ·指标测定 | 第30页 |
| ·各指标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 ·各指标权重确定及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 ·样地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 ·调查资料分析 | 第34-41页 |
| ·水平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 ·垂直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 ·树种组成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 ·季相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 ·各级权重指标评分计算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5 典型植物群落实例分析 | 第41-49页 |
| ·校区6 号植物群落 | 第41-44页 |
| ·东校区11 号植物群落 | 第44-47页 |
| ·校区13 号植物群落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6 河北农大东校区人工植物群落景观 | 第49-57页 |
| ·生活区植物群落景观 | 第49-51页 |
| ·生活区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对策 | 第49页 |
| ·生活区植物群落景观实例 | 第49-50页 |
| ·生活区植物群落推荐模式 | 第50-51页 |
| ·文化区植物群落景观 | 第51-52页 |
| ·文化区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对策 | 第51页 |
| ·文化区植物群落景观实例 | 第51-52页 |
| ·文化区植物推荐模式 | 第52页 |
| ·教学区植物群落景观 | 第52-54页 |
| ·教学区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对策 | 第52-53页 |
| ·教学区植物群落景观实例 | 第53-54页 |
| ·教学区植物推荐模式 | 第54页 |
| ·运动区植物群落景观 | 第54-56页 |
| ·运动区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对策 | 第54-55页 |
| ·运动区植物群落景观实例 | 第55页 |
| ·运动区植物群落推荐模式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7 结语 | 第57-58页 |
| ·论文所做工作 | 第57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