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铬铁合金渣粉的活性特征及其激发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矿渣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6页 |
| ·矿渣形成特点 | 第11-12页 |
| ·矿渣的活化与水化机理 | 第12-14页 |
| ·矿渣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思路以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关键问题 | 第16-18页 |
| 第2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18-26页 |
|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 | 第18-20页 |
| ·水泥 | 第18-19页 |
| ·镍铬铁合金渣 | 第19-20页 |
| ·粉煤灰 | 第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6页 |
| ·粉体基本性能测试 | 第20页 |
| ·干燥收缩测试试验 | 第20-21页 |
| ·胶凝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 第21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1页 |
| ·活性率的测定 | 第21-22页 |
| ·非蒸发水含量测试方法 | 第22页 |
| ·反应程度测定 | 第22-24页 |
| ·微观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 第3章 合金渣活性及物理性能研究 | 第26-48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活性率试验 | 第26-29页 |
| ·时间对合金渣活性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温度对合金渣活性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细度对合金渣活性率的影响 | 第29页 |
| ·力学性能试验 | 第29-32页 |
| ·龄期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水胶比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合金渣掺量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物理性能试验 | 第32-36页 |
| ·凝结时间与安定性 | 第32-33页 |
| ·合金渣-水泥二元体系干燥收缩 | 第33-36页 |
| ·非蒸发水的测量 | 第36-39页 |
| ·龄期对非蒸发水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水胶比对非蒸发水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 ·合金渣掺量对非蒸发水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合金渣反应度的测量 | 第39-41页 |
| ·龄期对矿渣反应程度的影响 | 第40页 |
| ·水胶比对合金渣反应程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合金渣掺量对其反应程度的影响 | 第41页 |
| ·SEM分析 | 第41-44页 |
| ·XRD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合金渣的活性激发 | 第48-63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机械活化 | 第48-50页 |
| ·粉磨时间对合金渣细度与表面积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粉磨时间对合金渣-水泥二元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化学活化 | 第50-52页 |
| ·碱的种类对合金渣-水泥二元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51页 |
| ·碱的掺量对合金渣-水泥二元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高温活化 | 第52-53页 |
| ·实验方法与设计 | 第52-53页 |
| ·高温活化的强度试验 | 第53页 |
| ·高温活化性能评价 | 第53-60页 |
| ·高温活化粉体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 ·高温活化合金渣活性率评价 | 第54-57页 |
| ·合金渣活化前后物理性能评价 | 第57-60页 |
| ·高温活化微观测试 | 第60-61页 |
| ·活化前后SEM分析 | 第60-61页 |
| ·活化前后XRD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三元体系水化性能调控 | 第63-71页 |
|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第63页 |
| ·合金渣-粉煤灰-水泥三元体系抗压强度 | 第63-65页 |
| ·活化前后合金渣-粉煤灰-水泥体系物理性能 | 第65-67页 |
| ·凝结时间与安定性 | 第65页 |
| ·活化前后三元体系干燥收缩对比 | 第65-67页 |
| ·活化前后三元体系非蒸发水含量 | 第67-68页 |
| ·活化前后三元体系合金渣反应程度 | 第68页 |
| ·微观分析 | 第68-70页 |
| ·SEM分析 | 第68-69页 |
| ·XRD分析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一: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76-77页 |
| 附录二: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