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联动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港口群与港口联动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港口联动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重庆港与上海港联动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15-21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联动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计划协同分析 | 第15-16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控制协同分析 | 第16-17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协调协同分析 | 第17页 |
·制约两港联动的因素 | 第17-18页 |
·客户服务联动因素 | 第17-18页 |
·集装箱运输联动因素 | 第18页 |
·物流信息联动因素 | 第18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联动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限制港口的恶性竞争 | 第18-19页 |
·提高港口资源利用率 | 第19页 |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 第19-21页 |
第3章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客户服务联动 | 第21-39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客户服务联动现状 | 第21-22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客户服务联动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行业发展环境对客户关系管理联动的要求 | 第22页 |
·竞争和发展对客户关系管理联动的要求 | 第22-23页 |
·企业业务特点对客户关系管理联动的要求 | 第23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客户服务联动可以实现双赢 | 第23-24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客户服务联动模式的选择 | 第24-39页 |
·基于第三方的两港客户联动服务 | 第24-26页 |
·基于第三方的客户联动管理平台分析 | 第26-32页 |
·基于第三方CRM系统的实施和评价 | 第32-39页 |
第4章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联动 | 第39-50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联动的现状 | 第39-46页 |
·重庆港运输状况分析 | 第39-41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集装箱联动运输量预测 | 第41-46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联动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现有江海运输模式的改变 | 第46页 |
·联动能进一步加深两港合作 | 第46-47页 |
·联动可使两港间联运货物量进一步增长 | 第47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联动模式的选择 | 第47-50页 |
·江海联运模式分析 | 第47-48页 |
·方案拟定 | 第48-50页 |
第5章 重庆港与上海港的物流信息联动 | 第50-59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联动现状 | 第50-53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化现有基础 | 第50-51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联动发展需求 | 第51-53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联动的必要性 | 第53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信息联动模式的选择 | 第53-59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信息联动模式 | 第53-56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信息共享的功能设计 | 第56-57页 |
·重庆港与上海港信息共享系统的实现方法 | 第57-59页 |
第6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