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段的彩色地图线要素智能识别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1 绪论第15-27页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地图信息识别的现状第16-23页
     ·矢量化第17-20页
     ·影像分割第20-22页
     ·要素的识别第22-23页
   ·地图线状要素识别的难点第23-24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4-27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5-26页
     ·内容安排第26-27页
2 地形图的阅读机理和识别模型第27-39页
   ·视觉信息处理的原理和图像理解第27-29页
   ·人工读图机理第29-31页
   ·地图的识别模型第31-34页
     ·地形图的目标模型第31-33页
     ·识别模型第33-34页
   ·信息识别与获取的策略第34-37页
   ·小结第37-39页
3 地形图图像的表达层次和图段连通体的表达第39-70页
   ·地形图图像的表达层次和数据库结构第39-44页
     ·地形图图像的表达层次第39-41页
     ·中间层次的数据库结构第41-44页
   ·基于游程编码的扫描串表达第44-52页
     ·扫描串第44-45页
     ·扫描串的颜色第45-51页
     ·扫描串的构建第51-52页
   ·图段的表达第52-60页
     ·图段的定义第52-54页
     ·图段的分类第54-55页
     ·图段的构建第55-59页
     ·图段属性第59-60页
   ·图段连通体第60-69页
     ·图段邻接矩阵第61-68页
     ·连通体的构建第68-69页
   ·小结第69-70页
4 基于图段连通体的线符号提取第70-92页
   ·图段连通体分析第71-74页
     ·图段连通体的特征分析第71页
     ·图段连通体的特征表达第71-74页
   ·线符号的提取第74-78页
     ·基于图段连通体特征的线符号提取第74-75页
     ·实验与分析第75-78页
   ·线符号的矢量化第78-88页
     ·连通体的分段第78-79页
     ·曲线段的矢量化第79-82页
     ·节点图段的矢量化第82-86页
     ·实验与分析第86-88页
   ·线要素识别的知识基础第88-90页
     ·地图线要素系统的知识基础第88-89页
     ·线要素知识的表示第89-90页
     ·线要素知识的匹配第90页
   ·小结第90-92页
5 黑版线要素的提取与识别第92-113页
   ·彩色地形图分割预处理第92-97页
     ·图像的去噪处理第92页
     ·背景像素的去除第92-97页
     ·绿色普染区的去除第97页
   ·黑版线要素的提取策略第97-101页
     ·黑版图像的提取第97-99页
     ·线符号的提取第99-101页
   ·方里网的识别第101-104页
     ·方里网的特征第101-102页
     ·坐标线的识别与提取第102-104页
   ·道路的识别第104-110页
     ·地图上的道路特征第104页
     ·乡村路等虚线道路的识别第104-109页
     ·公路、大路的识别第109-110页
   ·识别要素的去除第110-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6 河流、等高线的提取与识别第113-128页
   ·河流的提取与识别第113-120页
     ·蓝版图像的提取策略第113-115页
     ·单、双线河提取算法综述第115-116页
     ·线状河流符号的提取第116-117页
     ·线状河流符号的识别第117-120页
   ·等高线的提取与识别第120-127页
     ·等高线的提取与识别第120-124页
     ·等高线高程值的提取第124-127页
   ·小结第127-128页
7 彩色地形图线要素智能识别原型系统的开发第128-139页
   ·原型系统的组成第128-131页
     ·原型系统硬件配置第128页
     ·原型系统软件功能第128-129页
     ·原型系统软件组成第129-131页
   ·原型系统识别结果及性能分析第131-138页
   ·小结第138-139页
8 总结与展望第139-142页
   ·内容总结第139-140页
   ·地形图智能识别展望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8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合并行的无干预文档聚类算法研究
下一篇:哺乳动物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发育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