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河南省粳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6页
   ·世界水稻生产状况第8-9页
     ·世界水稻生产状况第8页
     ·世界粳稻生产状况第8-9页
   ·中国水稻生产状况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9-11页
     ·中国水稻生产状况第9-10页
     ·我国粳稻生产状况第10-11页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11页
   ·河南省水稻生产状况及重要性第11-12页
   ·河南省粳稻生产状况第12-13页
     ·粳稻品种产量提高很难第12-13页
     ·粳稻品种利用单一,推广更新换代缓慢第13页
     ·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推广滞后第13页
   ·水稻品质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各农艺性状的变化特点第14-16页
2 引言第16-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试验设计第18页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8-19页
     ·主要生育期记载第18页
     ·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测定第18-19页
     ·品质测定第19页
   ·数据分析第1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9-31页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比较第19-21页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间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比较第19-20页
     ·不同生态区间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比较第20-21页
   ·各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1-26页
     ·全生育期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1-23页
     ·株高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3-24页
     ·穂长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4页
     ·成穗率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4页
     ·单穗总粒数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4页
     ·结实率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4-25页
     ·千粒重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5页
     ·小区产量差异的联合方差分析第25-26页
   ·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6-29页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7-28页
     ·不同生态区粳稻品种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8-29页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评价第29-30页
   ·粳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比较第30-31页
     ·稻米碾磨品质的比较第31页
     ·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第31页
     ·稻米营养品质及蒸煮品质比较第3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1-33页
   ·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1页
   ·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生态区对粳稻品种适应性的影响第32页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Abstract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栽培措施对泛麦5号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烤烟新品种在豫中烟区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