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5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2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现有的文献 | 第24-4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4-38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8-44页 |
第四节 创新与难点 | 第44-45页 |
·创新 | 第44-45页 |
·困难与不足 | 第45页 |
第五节 方法与数据 | 第45-52页 |
·个案研究 | 第45-47页 |
·定性研究 | 第47-50页 |
·定量研究 | 第50-52页 |
第六节 结构的安排 | 第52-54页 |
第二章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理论梳理 | 第54-76页 |
第一节 为什么由议会掌握财政权? | 第54-60页 |
第二节 美国国会如何财政拨款? | 第60-76页 |
·府会之间的制衡 | 第62-64页 |
·委员会的运行 | 第64-68页 |
·党团的领导 | 第68-70页 |
·议员的动机 | 第70-74页 |
·拨款的运行机制 | 第74-76页 |
第三章 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76-123页 |
第一节 拨款制度的形成与分权(1789-1921) | 第76-90页 |
·历史背景 | 第76-78页 |
·1789到1800年:财政部对预算的主导 | 第78-82页 |
·1800到1865年:从筹款委员会到拨款委员会 | 第82-87页 |
·1865到1921年:拨款委员会的掌权与分权 | 第87-90页 |
第二节 拨款制度的整合(1921-1974) | 第90-105页 |
·历史背景 | 第90-92页 |
·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案》 | 第92-95页 |
·拨款委员会的权力整合 | 第95-97页 |
·拨款委员会的构成变化 | 第97-101页 |
·改革的效果与其后的立法 | 第101-105页 |
第三节 拨款制度的再次分权(1974至今) | 第105-117页 |
·历史背景 | 第105-107页 |
·1974年《国会预算与扣留控制法案》 | 第107-110页 |
·拨款委员会的分权调整 | 第110-113页 |
·改革的效果与其后的立法 | 第113-117页 |
第四节 拨款制度变迁的逻辑 | 第117-123页 |
第四章 联邦政府拨款的过程 | 第123-165页 |
第一节 财政立法中的拨款过程 | 第123-125页 |
第二节 总统预算 | 第125-129页 |
·总统预算的形成 | 第125-127页 |
·总统预算的内容 | 第127-128页 |
·总统预算的执行 | 第128-129页 |
第三节 国会预算 | 第129-138页 |
·国会预算决议案的形成 | 第129-134页 |
·国会预算决议案的内容 | 第134-136页 |
·预算决议案引发的和解立法 | 第136-138页 |
第四节 国会拨款 | 第138-157页 |
·授权与拨款 | 第139-141页 |
·拨款委员会的分配与审议 | 第141-144页 |
·两院全会的审议 | 第144-148页 |
·两院的协调 | 第148-150页 |
·拨款法案的内容 | 第150-151页 |
·拨款法案的类型 | 第151-154页 |
·专项拨款 | 第154-157页 |
第五节 后续行动 | 第157-160页 |
·扣留程序 | 第157-158页 |
·单项否决 | 第158-159页 |
·没收程序 | 第159-160页 |
第六节 拨款过程的评价 | 第160-165页 |
第五章 国会拨款委员会的构成 | 第165-235页 |
第一节 拨款委员会构成的程序 | 第165-170页 |
·众议院程序 | 第166-168页 |
·参议院程序 | 第168-170页 |
第二节 拨款委员会构成的政治 | 第170-178页 |
·拨款委员会的定位 | 第170-171页 |
·拨款委员会成员的目标 | 第171-174页 |
·党团对拨款委员会的影响 | 第174-178页 |
第三节 个案研究:第108至110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的构成 | 第178-215页 |
·数据的来源与目的 | 第178-181页 |
·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构成 | 第181-196页 |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构成 | 第196-215页 |
第四节 个案研究:第108至110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构成的变化 | 第215-232页 |
·第108届国会 | 第216-220页 |
·第109届国会 | 第220-222页 |
·第110届国会 | 第222-228页 |
·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新成员的委员会管辖领域变化 | 第228-232页 |
第五节 国会拨款委员会构成的逻辑 | 第232-235页 |
第六章 联邦政府拨款的效果 | 第235-271页 |
第一节 年度与部门的拨款效果 | 第235-240页 |
第二节 地区的拨款效果:合约与援助 | 第240-247页 |
第三节 地区的拨款效果:专项拨款 | 第247-267页 |
·专项拨款的特点 | 第247-249页 |
·专项拨款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249-253页 |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的专项拨款循环 | 第253-257页 |
·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成员的个案:伯德、井上、史蒂文斯以及柯克恩 | 第257-261页 |
·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对比 | 第261-263页 |
·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成员的个案:穆萨 | 第263-267页 |
第四节 拨款效果的总体评价 | 第267-27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271-287页 |
第一节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的评价 | 第271-275页 |
第二节 普遍意义的经验 | 第275-278页 |
第三节 中国的现实 | 第278-287页 |
参考文献 | 第287-305页 |
致谢 | 第305-309页 |
附录A 第107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成员构成 | 第309-311页 |
附录B 第108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成员构成 | 第311-313页 |
附录C 第109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成员构成 | 第313-315页 |
附录D 第110届国会两院拨款委员会成员构成 | 第315-31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17-3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