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和政府作用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外乡村旅游和政府作用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8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政府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乡村旅游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第三产业理论 | 第21页 |
2.2.3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2.3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要作用 | 第23-27页 |
2.3.1 宏观把握乡村旅游发展脉络 | 第23-24页 |
2.3.2 强化旅游资源保护 | 第24页 |
2.3.3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 | 第24-25页 |
2.3.4 发挥信息推广和形象营销作用 | 第25页 |
2.3.5 培育旅游协会等非政府组织 | 第25-27页 |
第3章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 第27-40页 |
3.1 永嘉县概况 | 第27-28页 |
3.2 永嘉县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 第28-30页 |
3.2.1 田园风光 | 第29页 |
3.2.2 交通情况 | 第29-30页 |
3.2.3 乡土文化 | 第30页 |
3.3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3.3.2 永嘉县乡村旅游现状调查和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3.4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现状分析 | 第34-40页 |
3.4.1 宏观政策发挥指引作用 | 第34-35页 |
3.4.2 省市政府发挥社会管理作用 | 第35-36页 |
3.4.3 永嘉县政府发挥政策保障作用 | 第36-37页 |
3.4.4 永嘉县政府发挥宣传营销作用 | 第37-38页 |
3.4.5 永嘉县政府发挥优化发展环境作用 | 第38-40页 |
第4章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第40-49页 |
4.1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不足 | 第40-45页 |
4.1.1 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分析 | 第40-41页 |
4.1.2 省政府重视与关注不够 | 第41页 |
4.1.3 省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缺乏 | 第41-42页 |
4.1.4 永嘉县政府支持力度不强 | 第42-43页 |
4.1.5 永嘉县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缺乏有效管理 | 第43-44页 |
4.1.6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44-45页 |
4.2 永嘉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4.2.1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有局限 | 第45-46页 |
4.2.2 省市政府实施差异化扶持政策 | 第46页 |
4.2.3 省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全面 | 第46-47页 |
4.2.4 永嘉县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 第47页 |
4.2.5 永嘉县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缺位 | 第47-48页 |
4.2.6 永嘉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 | 第48-49页 |
第5章 政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49-57页 |
5.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 | 第49-52页 |
5.1.1 江西婺源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 第49-50页 |
5.1.2 成都“五朵金花”景区发展的经验 | 第50-51页 |
5.1.3 台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 第51-52页 |
5.2 国外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做法 | 第52-55页 |
5.2.1 韩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做法 | 第52-53页 |
5.2.2 法国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 第53-54页 |
5.2.3 美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 | 第54-55页 |
5.3 国内外发展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启示 | 第55-57页 |
第6章 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 | 第57-64页 |
6.1 中央政府层面的作用完善对策 | 第57-58页 |
6.1.1 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美丽中国 | 第57页 |
6.1.2 完善法律机制,实现依法治旅 | 第57-58页 |
6.2 地方政府层面的作用完善对策 | 第58-60页 |
6.2.1 统筹规划,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平衡 | 第58页 |
6.2.2 转变政府职能,顺畅乡村旅游发展渠道 | 第58-59页 |
6.2.3 加大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做大做强乡村旅游 | 第59-60页 |
6.3 职能部门层级的作用完善对策 | 第60-64页 |
6.3.1 理顺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职能效率 | 第60页 |
6.3.2 保护村镇古迹,保持乡村旅游原真性 | 第60-61页 |
6.3.3 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第61页 |
6.3.4 做好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 第61-62页 |
6.3.5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旅游便利性 | 第62页 |
6.3.6 发布市场信息,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 第62-63页 |
6.3.7 与民共建共享,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63-64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1: 关于永嘉县乡村旅游的问卷调查 | 第69-71页 |
附录2: 对乡村旅游项目业主的访谈提纲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