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稀土4f5d电子成键特性及其在导电材料中结构与性质的调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引言第15-17页
    1.1 稀土元素第17-18页
        1.1.1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第17页
        1.1.2 稀土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第17-18页
    1.2 稀土功能材料第18-22页
        1.2.1 稀土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第19-20页
        1.2.2 稀土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第20-21页
        1.2.3 稀土在电学材料中的应用第21-22页
        1.2.4 稀土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2页
    1.3 强关联体系的物理图像第22-27页
        1.3.1 电荷-自旋-轨道有序第23-25页
        1.3.2 姜-泰勒(Jahn-Teller)效应第25-26页
        1.3.3 稀土4f电子的磁交换作用——RKKY理论第26-27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第29-43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第29-34页
        2.1.1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30-31页
        2.1.2 Hartree-Fock近似第31-32页
        2.1.3 Hohenberg-Kohn定理第32页
        2.1.4 Kohn-Sham方程第32-34页
    2.2 交换关联泛函第34-37页
        2.2.1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34-35页
        2.2.2 广义梯度近似(GGA)第35页
        2.2.3 强关联体系的电子修正第35-37页
    2.3 基函数及其处理方法第37-40页
        2.3.1 赝势法第37-38页
        2.3.2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LAPW)第38-39页
        2.3.3 投影缀加波方法(PAW)第39-40页
    2.4 常用的计算模拟软件及应用第40-43页
        2.4.1 WIEN2k程序包第40页
        2.4.2 VASP第40-41页
        2.4.3 Materials Studio第41页
        2.4.4 VESTA第41-43页
第三章 PrO_2 4f/5d电子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第43-57页
    3.1 实验和理论研究背景第43-44页
    3.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44-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3.3.1 平衡态下的电子结构第46页
        3.3.2 静态姜-泰勒畸变第46-48页
        3.3.3 动态姜-泰勒效应(局域-离域转变)第48-53页
        3.3.4 磁相互作用机理与自旋轨道有序耦合第53-55页
    3.4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REFeAsO超导机理的理论研究第57-71页
    4.1 实验与理论背景第57-58页
    4.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58-59页
    4.3 结构和讨论第59-68页
        4.3.1 镧系收缩和外应力作用下的结构畸变第59-61页
        4.3.2 电子结构演变分析第61-65页
        4.3.3 稀土4f电子对超导的贡献第65-68页
    4.4 小结第68-71页
第五章 稀土掺杂CeO_2离子传导性的理论研究第71-83页
    5.1 实验和理论研究背景第71-72页
    5.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72-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82页
        5.3.1 无空位的Ln_xCe_(1-x)O_2的特性第73-78页
        5.3.2 Ln_xCe_(1-x)O_(2-δ)中氧空位形成能与掺杂剂-空位缔结作用第78-81页
        5.3.3 迁移的内在机理:电荷密度差梯度(CDG)第81-82页
    5.4 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La_(n+1)NinO_(3n+1)氧/质子传输行为的理论研究第83-101页
    6.1 实验与理论研究背景第83-84页
    6.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84-8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6-98页
        6.3.1 过渡金属掺杂LNO体系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第86-88页
        6.3.2 过渡金属掺杂LNO体系中氧离子的传输第88-90页
        6.3.3 微观电子结构与离子电导第90-94页
        6.3.4 质子扩散率及其内在决定因素第94-98页
    6.4 小结第98-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阻尼和高力学性能的Mg合金制备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油页岩热解油气分级冷凝除尘及组分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