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恋爱交往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2-28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社交媒体 | 第14-16页 |
二 恋爱交往 | 第16-17页 |
三 青年群体 | 第17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 对社交媒体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二 对恋爱交往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三 对社交媒体与恋爱交往的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4-2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7-28页 |
一 研究难点 | 第27页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一章 社交媒体与恋爱交往关系概述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恋爱交往的需求动机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恋爱交往的媒介变革 | 第29-31页 |
一 文字时空的恋爱交往 | 第29-30页 |
二 电子时空的恋爱交往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的交往特征 | 第31-35页 |
一 可匿名性 | 第31-32页 |
二 人际公开性 | 第32-33页 |
三 时间突破性 | 第33-34页 |
四 空间整合性 | 第34-35页 |
第二章 青年群体在恋爱交往中的媒介使用调查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35-36页 |
一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统计 | 第35-36页 |
二 恋爱情况的统计 | 第36页 |
第二节 恋爱交往媒介使用情况的分析 | 第36-39页 |
一 社交媒体在恋爱相识阶段的统计 | 第36-38页 |
二 恋爱前后的交往媒介使用对比 | 第38页 |
三 恋爱交往媒介使用情况的统计 | 第38-39页 |
第三节 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恋爱交往的维护 | 第39-50页 |
一 恋爱交往的三个亲密类型 | 第39-43页 |
二 恋爱交往的亲密类型与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三 恋爱交往的亲密类型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 第44-50页 |
第三章 社交媒体对青年的恋爱交往建构 | 第50-65页 |
第一节 社交媒体与恋爱关系的建立 | 第50-55页 |
一 相遇场景由地缘向趣缘发展 | 第50-51页 |
二 多策略与潜在对象的交流和信息获取 | 第51-53页 |
三 双方理想化呈现追求心灵上的精神交往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恋爱交往进程中的媒介互动 | 第55-58页 |
一 点赞·评论:社交媒体的强关注 | 第55-56页 |
二 秀恩爱:恋爱关系的浪漫展现 | 第56-58页 |
第三节 恋爱双方对隐私界限的把控 | 第58-61页 |
一 在线电子监视 | 第58-59页 |
二 直接侵入窥探隐私 | 第59-61页 |
第四节 社交媒体与恋爱关系的破裂 | 第61-65页 |
一 显象:删除社交痕迹进行印象管理 | 第61-63页 |
二 隐秘:对前任进行网络追踪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社交媒体对青年恋爱交往的影响 | 第65-71页 |
第一节 对交往观念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一 使网络恋爱变得更有可能 | 第65-66页 |
二 爱情道德不断受到解构和挑战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对交往行为的影响 | 第67-69页 |
一 在线交流成为恋爱交往主要形式 | 第67-68页 |
二 现实恋爱交往行为呈现角色错位 | 第68-69页 |
第三节 对整体社会的影响 | 第69-71页 |
一 缩短恋爱关系进程 | 第69-70页 |
二 爱情向液态化发展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A | 第77-80页 |
附录 B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