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受限空间下大尺寸测量互瞄定向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描述第7-8页
    1.2 大尺寸测量在受限空间的应用现状第8-11页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第11-13页
        1.3.1 球坐标测量仪器定向第11-12页
        1.3.2 分布式测量仪器定向第12-13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激光跟踪仪互瞄法定向原理第15-27页
    2.1 经纬仪精准互瞄法第15-17页
        2.1.1 经纬仪前方交会原理第15-16页
        2.1.2 经纬仪精准互瞄法定向原理第16-17页
    2.2 激光跟踪仪互瞄定向方法第17-25页
        2.2.1 单面互瞄定向方法第17-18页
        2.2.2 双面互瞄定向方法-六自由度第18-20页
        2.2.3 双面互瞄定向方法-四自由度第20-21页
        2.2.4 距离约束的建立第21-22页
        2.2.5 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法第22-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基于特征点互瞄的wMPS快速定向原理第27-41页
    3.1 wMPS系统测量原理第27-30页
        3.1.1 wMPS发射基站模型第27-29页
        3.1.2 多站式测量仪器坐标解算模型第29-30页
    3.2 wMPS定向方法研究现状第30-31页
        3.2.1 基于空间后方交会的定向方法第30-31页
        3.2.2 基于标准尺的定向方法第31页
    3.3 wMPS特征点互瞄定向原理第31-39页
        3.3.1 互瞄特征点在自身坐标系下的标定第31-33页
        3.3.2 互瞄法方程约束的建立第33-35页
        3.3.3 非线性最优化算法第35-36页
        3.3.4 初值选取第36-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互瞄定向算法模型优化第41-55页
    4.1 激光跟踪仪互瞄法模型分析第41-46页
        4.1.1 六自由度模型第42-44页
        4.1.2 四自由度模型第44-46页
    4.2 wMPS特征点互瞄定向模型分析第46-54页
        4.2.1 算法鲁棒性验证第47-48页
        4.2.2 初值求解方法第48-51页
        4.2.3 系数矩阵病态的处理办法第51-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实验验证第55-67页
    5.1 激光跟踪仪单面互瞄法验证实验第55-57页
    5.2 激光跟踪仪双面互瞄法验证实验第57-64页
        5.2.1 六自由度第57-60页
        5.2.2 四自由度第60-62页
        5.2.3 上海光源现场组网对比实验第62-64页
    5.3 基于互瞄特征点的wMPS快速定向实验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7-71页
    6.1 全文总结第67-68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68页
    6.3 工作展望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密激光自动对焦系统设计
下一篇:地磁感应式车辆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