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1.1 研究背景第7-15页
        1.1.1 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概况第7-8页
        1.1.2 课题的缘起—大学校园设计发展需要第8-10页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6-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可持续策略在大学校园设计中的应用第19-41页
    2.1 基本概念第19-23页
        2.1.1 可持续思想第19-20页
        2.1.2 “大学校园”概念及分类第20-22页
        2.1.3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第22-23页
    2.2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大学校园设计策略第23-39页
        2.2.1 自然环境的尊重第24-25页
        2.2.2 人文环境的传承第25-27页
        2.2.3 可生长的“组团式”和“网络化”格局第27-29页
        2.2.4 慢行交通体系和层级停车位第29-32页
        2.2.5 集中与分散的生态景观格局第32-33页
        2.2.6 当地或低能耗材料的运用第33-34页
        2.2.7 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第34-35页
        2.2.8 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第35-37页
        2.2.9 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考虑第37-38页
        2.2.10 通用性的标准化建筑空间设计第38-39页
    2.3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国内外大学校园可持续设计第41-79页
    3.1 国外大学校园可持续设计第41-52页
        3.1.1 马来西亚国油理工大学第41-45页
        3.1.2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校区第45-46页
        3.1.3 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利校区第46-48页
        3.1.4 越南胡志明市建筑大学第48-50页
        3.1.5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第50-52页
    3.2 国内大学校园可持续设计第52-75页
        3.2.1 天津大学新校区第52-58页
        3.2.2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58-61页
        3.2.3 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第61-64页
        3.2.4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第64-66页
        3.2.5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第66-68页
        3.2.6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第68-72页
        3.2.7 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第72-75页
    3.3 小结第75-79页
第四章 21世纪国内大学城发展状况总结及前瞻第79-87页
    4.1 21世纪大学城发展状况第79-82页
        4.1.1 国外“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第79-80页
        4.1.2 国内“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第80-82页
    4.2 总结及前瞻第82-87页
        4.2.1 大学城总结第82-83页
        4.2.2 大学城发展前瞻第83-84页
        4.2.3 可持续的“大学城”设计策略第84-87页
第五章 结语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巴吞他尼府孟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下一篇:海南旅游企业微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