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相互保险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2.1 相互保险概述 | 第18-21页 |
2.1.1 相互保险的涵义及特点 | 第18-19页 |
2.1.2 相互保险的发展概况 | 第19-21页 |
2.2 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 第21-24页 |
2.2.1 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和分类 | 第21-22页 |
2.2.2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2.3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 第24-26页 |
2.3.1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概念的提出 | 第24页 |
2.3.2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 | 第24页 |
2.3.3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特点 | 第24-26页 |
第3章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的国际经验分析——以法国MGEN为例 | 第26-32页 |
3.1 法国MGEN的样本意义 | 第26-27页 |
3.1.1 法国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26页 |
3.1.2 MGEN的市场地位 | 第26-27页 |
3.2 法国长期护理制度的立法及组织管理 | 第27-28页 |
3.2.1 法国长期护理制度的立法 | 第27-28页 |
3.2.2 法国长期护理体系的组织管理 | 第28页 |
3.2.3 法国长期护理商业保险 | 第28页 |
3.3 法国MGEN的运营体系分析 | 第28-32页 |
3.3.1 制度功能 | 第28-29页 |
3.3.2 协同治理 | 第29页 |
3.3.3 保费使用 | 第29-30页 |
3.3.4 产品服务 | 第30-31页 |
3.3.5 健康教育 | 第31-32页 |
第4章 我国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潜力的SWOT分析 | 第32-39页 |
4.1 优势分析 | 第32-33页 |
4.1.1 弥补市场失灵并减轻政府负担 | 第32页 |
4.1.2 保证投保人的利益最大化 | 第32页 |
4.1.3 降低初期精算数据缺乏对产品定价的影响 | 第32-33页 |
4.1.4 有利于规避逆向选择,防范道德风险 | 第33页 |
4.1.5 运营成本较低,保费价格更有竞争力 | 第33页 |
4.2 劣势分析 | 第33页 |
4.2.1 融资能力较弱 | 第33页 |
4.2.2 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33页 |
4.3 发展机遇 | 第33-36页 |
4.3.1 国家大力支持相互保险发展 | 第33-34页 |
4.3.2 长期护理市场需求日益突出 | 第34页 |
4.3.3 长期护理基本险保障水平有限 | 第34页 |
4.3.4 现有长期护理商业险供给不足 | 第34-36页 |
4.4 面临的挑战 | 第36-39页 |
4.4.1 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6页 |
4.4.2 公众保障意识薄弱 | 第36-37页 |
4.4.3 护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7-39页 |
第5章 我国发展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 | 第39-42页 |
5.1 法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9-40页 |
5.1.1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 | 第39页 |
5.1.2 明确政府和市场角色定位 | 第39页 |
5.1.3 建立健全护理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5.1.4 加大财税政策的优惠力度 | 第40页 |
5.1.5 加强消费者教育 | 第40页 |
5.2 相互制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的应用 | 第40-42页 |
5.2.1 功能定位 | 第40页 |
5.2.2 会员选择 | 第40-41页 |
5.2.3 保费使用 | 第41页 |
5.2.4 运行机制 | 第41页 |
5.2.5 服务提供 | 第41页 |
5.2.6 能力建设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