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樟脑衍生脂环结构二醇的官能团催化异位聚合与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合成及材料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9页
    1.1 绿色聚合物的分类概述及制备方法第9-22页
        1.1.1 天然聚合物第9-12页
        1.1.2 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得聚合物第12-14页
        1.1.3 生物质小分子单体再聚合第14-22页
    1.2 官能团异位聚合用于制备绿色聚合物第22-26页
        1.2.1 官能团异位聚合反应的最初研究第22页
        1.2.2 官能团异位聚合反应的发展第22-26页
    1.3 课题提出及意义第26-29页
        1.3.1 樟脑衍生脂环结构伯二醇通过FGMP制备聚合物第26-27页
        1.3.2 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第27-29页
第2章 樟脑衍生脂环结构伯二醇的官能团异位聚合第29-67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57页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0-31页
        2.2.2 单体伯二醇的合成第31-33页
            2.2.2.1 樟脑衍生脂环结构伯二醇1,2,2-三甲基环戊烷-1,3-二甲醇的制备反应第31页
            2.2.2.2 结果与讨论第31-33页
        2.2.3 樟脑衍生的环戊基取代的伯二醇的催化异位聚合第33-40页
            2.2.3.1 缩醛异位聚合(acetal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AMP)第34-35页
            2.2.3.2 聚合反应第35页
            2.2.3.3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2.2.3.3.1 单体结构对聚合的影响第35-37页
                2.2.3.3.2 脂环结构伯二醇聚缩甲醛的结构表征第37-38页
                2.2.3.3.3 催化剂和温度对伯二醇AMP的影响第38-40页
        2.2.4 碳酸酯异位聚合(Carbonate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CaMP)第40-47页
            2.2.4.1 聚合反应第40页
            2.2.4.2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2.2.4.2.1 二醇单体结构对CaMP的影响第41页
                2.2.4.2.2 伯二醇聚碳酸酯的结构表征第41-43页
                2.2.4.2.3 催化剂和温度对伯二醇CaMP反应的影响第43-47页
        2.2.5 草酸酯异位聚合(Oxalate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OxMP)第47-54页
            2.2.5.1 聚合反应第47-48页
            2.2.5.2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2.2.5.2.1 脂环结构伯二醇聚草酸酯的结构分析第48-50页
                2.2.5.2.2 催化剂及聚合体系对脂环结构伯二醇OxMP的影响第50-54页
        2.2.6 脂肪结构伯二醇与扩链阿魏酸的酯缩聚反应第54-57页
    2.3 本章小结第57-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第3章 铂催化硅氢加成及原位自催化开环聚合制备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第67-90页
    3.1 前言第67-68页
    3.2 实验部分第68-69页
        3.2.1 实验原料第68-69页
        3.2.2 实验仪器第69页
    3.3 单体分子聚合第69-80页
        3.3.1 单体分子及共聚物的制备第69-73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3.4 活性溶剂辅助共聚第80-86页
        3.4.1 实验部分第81-82页
        3.4.2 结果与讨论第82-86页
    3.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4章 碱催化开环聚合制备低交联季铵化改性氨基硅油第90-100页
    4.1 前言第90-91页
    4.2 实验部分第91-95页
        4.2.1 暂时性阴离子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的硅醇盐简称碱胶)的制备第91页
        4.2.2 一步法合成双氨基硅油第91-92页
        4.2.3 双氨基硅油的低交联处理第92-93页
        4.2.4 用环氧氯丙烷对低交联双氨基硅油进行季铵化处理第93-94页
        4.2.5 季铵盐低交联双氨基硅油的水乳化第94-9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5-98页
        4.3.1 一步聚合法合成氨基硅油第95-96页
        4.3.2 用环氧氯丙烷改性双氨基硅油第96-98页
    4.4 结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原子组装的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伽玛射线暴的高能光子辐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