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避灾公园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3.1 国内避灾公园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3.2 国外避灾公园发展概况 | 第10页 |
1.3.3 对比与启示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城市绿地与避灾公园相关概念及功能 | 第12-15页 |
2.1 城市绿地相关概念 | 第12页 |
2.1.1 城市绿地定义 | 第12页 |
2.1.2 城市绿地类型 | 第12页 |
2.2 避灾公园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2.1 避灾公园定义 | 第12-13页 |
2.2.2 避灾公园类型 | 第13页 |
2.3 城市避灾公园绿地的功能 | 第13-15页 |
第三章 城市避灾公园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第15-24页 |
3.1 国内城市避灾公园案例分析 | 第15-19页 |
3.1.1 天津长虹公园 | 第15-16页 |
3.1.2 曙光防灾教育园 | 第16-17页 |
3.1.3 元大都遗址公园 | 第17-18页 |
3.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 第18-19页 |
3.2 国外案例分析 | 第19-24页 |
3.2.1 日本神栖中央公园 | 第19-20页 |
3.2.2 日本三木综合防灾公园 | 第20-21页 |
3.2.3 纽约巴特利公园城 | 第21-24页 |
第四章 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 第24-29页 |
4.1 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4.1.1 平灾结合原则 | 第24页 |
4.1.2 安全性原则 | 第24-25页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25页 |
4.1.4 统筹规划原则 | 第25页 |
4.1.5 宣传普及公众原则 | 第25页 |
4.2 城市避灾公园规划设计基本要素分析 | 第25-29页 |
4.2.1 城市避灾公园建筑设计 | 第26页 |
4.2.2 城市避灾公园道路出入口设计 | 第26页 |
4.2.3 城市避灾公园标识设计 | 第26-27页 |
4.2.4 城市避灾公园植物的配置方式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城市避灾公园规划设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 第29-33页 |
5.1 城市避灾公园庇护所建设 | 第29-30页 |
5.2 城市避灾公园棚宿区建设 | 第30页 |
5.3 城市避灾公园景观小品设施建设 | 第30页 |
5.4 城市避灾公园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 第30-33页 |
5.4.1 应急供水设施 | 第31页 |
5.4.2 应急供电设施 | 第31-32页 |
5.4.3 应急厕所 | 第32页 |
5.4.4 直升飞机场 | 第32页 |
5.4.5 应急通讯设施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设计实践 | 第33-39页 |
6.1 项目名称 | 第33页 |
6.2 区位概况 | 第33-34页 |
6.2.1 地形及土壤的利用 | 第33页 |
6.2.2 避灾空间营造形式 | 第33页 |
6.2.3 避灾面积及服务半径 | 第33-34页 |
6.3 项目设计内容 | 第34-39页 |
6.3.1 平面方案设计图 | 第34页 |
6.3.2 功能分析设计图 | 第34-35页 |
6.3.3 效果图设计 | 第35-3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39-4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39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9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第八章 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件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