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1 高等植物中的钾 | 第15-17页 |
1.1.1 低钾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1.1.2 钾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转运 | 第16-17页 |
1.2 植物体中K~+的信号传导及分子调控 | 第17-20页 |
1.2.1 低钾信号感应和转导 | 第17-18页 |
1.2.2 K~+转运蛋白和通道的翻译后调节 | 第18-19页 |
1.2.3 K~+和氮协同调控 | 第19-20页 |
1.3 microRNA在响应非生物胁迫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 | 第20-24页 |
1.3.1 miRNA的作用机制与特点 | 第20-21页 |
1.3.2 miRNA的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3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第21-22页 |
1.3.4 miRNA靶基因的验证 | 第22页 |
1.3.5 miRNA对营养元素胁迫的响应 | 第22-24页 |
1.4 转录组分析在植物响应胁迫分子机制研究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低钾不同耐性番茄生理特性的差异分析 | 第26-3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2.1.1 植物材料和K~+胁迫处理 | 第26-27页 |
2.1.2 K~+吸收动力学测定 | 第27页 |
2.1.3 ROS的测定 | 第27页 |
2.1.4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第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2.2.1 低钾胁迫下番茄JZ34和JZ18钾吸收效率的差异 | 第27-28页 |
2.2.2 低钾胁迫下番茄JZ34和JZ18根系形态变化 | 第28-30页 |
2.2.3 JZ34和JZ18K~+吸收动力学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2.2.4 JZ34和JZ18ROS积累及含量分析 | 第31-33页 |
2.2.5 JZ34和JZ18IAA及CK含量及比率分析 | 第33-34页 |
2.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番茄中响应低钾胁迫关键miRNA的鉴定 | 第35-4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1.1 试验材料栽培方法同2.1.1 | 第35页 |
3.1.2 总RNA提取及文库的建立 | 第35-36页 |
3.1.3 靶基因的预测 | 第36页 |
3.1.4 差异表达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模式的qRT-PCR验证 | 第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3.2.1 序列分析及smallRNA分类注释统计 | 第36-37页 |
3.2.2 Cleanreads长度分布 | 第37-38页 |
3.2.3 miRNA的家族分布 | 第38-39页 |
3.2.4 响应低钾胁迫的miRNA | 第39-40页 |
3.2.5 响应低钾胁迫的未知miRNA | 第40-41页 |
3.2.6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注释及靶基因富集分析 | 第41-44页 |
3.2.7 响应低钾胁迫的miRNA在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量 | 第44-46页 |
3.3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番茄中响应低钾胁迫关键基因的鉴定 | 第47-64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4.1.1 RNA-seq取样和RNA分离 | 第47页 |
4.1.2 文库的建立、测序和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4.1.3 DEG的鉴定 | 第48页 |
4.1.4 基因注释、GO和KEGG分析 | 第48页 |
4.1.5 qRT-PCR分析 | 第48-49页 |
4.1.6 统计分析 | 第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63页 |
4.2.1 基因表达谱序列数据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4.2.2 转录测序数据验证 | 第50-52页 |
4.2.3 DEG的全面分析 | 第52页 |
4.2.4 DEG中转录因子分析 | 第52-55页 |
4.2.5 DEG中转运蛋白和激酶分析 | 第55-56页 |
4.2.6 DEG中氧化应激、激素和糖代谢分析 | 第56-61页 |
4.2.7 与根系结构相关的DEGs | 第61-62页 |
4.2.8 GO和KEGG分析 | 第62-63页 |
4.3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番茄中低钾胁迫相关的miRNA与mRNA关系验证 | 第64-73页 |
5.1 材料方法 | 第64-70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64页 |
5.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64-65页 |
5.1.3 总RNA提取及mRNA纯化 | 第65-66页 |
5.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66-67页 |
5.1.5 5'RACE扩増 | 第67-69页 |
5.1.6 目的片段的回收、连接及转化 | 第69页 |
5.1.7 测序结果的比对分析 | 第69-7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5.2.1 差异表达miRNA及差异表达mRNA关系分析 | 第70页 |
5.2.2 响应低钾胁迫的miRNA156d-5p及靶基因关系验证 | 第70-71页 |
5.2.3 miRNA156d-5p切割位点序列分析 | 第71-72页 |
5.3 小结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附表 | 第9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