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褶伞菌论文

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30页
   ·双孢蘑菇概况第13-14页
   ·多酚氧化酶概况第14-21页
     ·多酚氧化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第17-21页
     ·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异源表达第21页
   ·RACE技术第21-24页
     ·RACE技术的原理第22-23页
     ·RACE技术的优缺点第23-24页
     ·RACE技术的改良第24页
   ·蛋白的酶交联作用第24-27页
     ·转谷氨酰胺酶对蛋白的交联作用第25-26页
     ·多酚氧化酶对蛋白的交联作用第26-27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7-30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第30-46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与设备第30-33页
     ·材料与试剂第30页
     ·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溶液的配制第31-33页
   ·实验方法第33-38页
     ·原料丙酮粉的制备第33页
     ·PPO粗酶液的制备第33页
     ·双孢蘑菇PPO的分离纯化第33-34页
     ·SDS-PAGE电泳第34-35页
     ·蛋白N端测序第35页
     ·双孢蘑菇PPO酶学性质的研究方法第35-36页
     ·PPO活力测定第36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36-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4页
     ·双孢蘑菇和其它食用菌、植物中PPO的活力和含量比较第38-39页
     ·双孢蘑菇PPO的分离纯化效果第39-40页
     ·双孢蘑菇PPO的酶学性质第40-44页
   ·讨论第44-45页
     ·双孢蘑菇PPO的分离纯化第44-45页
     ·SDS-PAGE检测PPO的纯度和分子量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对乳蛋白交联的影响第46-72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与设备第46-48页
     ·材料第46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6-47页
     ·溶液的配制第47-48页
   ·实验方法第48-53页
     ·酪蛋白的制备第48页
     ·乳清蛋白的制备第48页
     ·PPO粗酶液的制备第48页
     ·PPO交联酪蛋白的实验方案第48-50页
     ·PPO对乳清蛋白交联的影响实验方案第50-51页
     ·蛋白乳化性及其稳定性的测定第51页
     ·蛋白起泡性及其稳定性的测定第51-52页
     ·交联蛋白质的抗原性评估第52页
     ·PPO活力测定第52-53页
     ·SDS-PAGE电泳第53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53页
     ·统计学处理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70页
     ·双孢蘑菇PPO对酪蛋白交联的影响第53-57页
     ·交联后酪蛋白功能特性的变化第57-62页
     ·交联后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第62-64页
     ·双孢蘑菇PPO对乳清蛋白交联的影响第64-67页
     ·交联后乳清蛋白功能特性的变化第67页
     ·交联后乳清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第67-70页
   ·讨论第70页
     ·PPO对乳蛋白的交联作用第70页
     ·PPO交联对乳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双孢蘑菇PPO新基因的克隆第72-102页
   ·引言第72页
   ·材料与设备第72-76页
     ·原料、菌株、质粒第72-73页
     ·试剂盒、工具酶、分子量Marker及主要生化试剂第73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73-74页
     ·PCR引物第74页
     ·常规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第74-76页
   ·实验方法第76-85页
     ·双孢蘑菇总RNA的提取第76页
     ·RNA纯度检测第76-77页
     ·RT-PCR扩增PPO保守区基因片段第77-78页
     ·PPO保守区新基因片段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第78-81页
     ·PPO新基因全长的扩增第81-82页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第82页
     ·PCR产物回收液的A尾的添加第82-83页
     ·目的基因的T/A克隆、筛选和鉴定第83-84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84页
     ·DNA测序及序列分析第84-85页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100页
     ·双孢蘑菇总RNA第85-86页
     ·PPO保守区基因片段第86-88页
     ·PPO保守区新基因片段的cDNA 3'RACE第88-90页
     ·PPO保守区新基因片段的cDNA 5'RACE第90-91页
     ·PPO新基因第91-93页
     ·PP03和PPO4氨基酸序列第93-94页
     ·系统进化树第94-98页
     ·PPO3和PPO4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第98-99页
     ·PPO3和PPO4 C-端切割位点第99-100页
   ·讨论第100-101页
     ·简并引物的设计第100-101页
     ·RACE法扩增cDNA末端第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PPO3和PPO4成熟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第102-122页
   ·引言第102页
   ·材料与设备第102-106页
     ·菌株和质粒第102页
     ·试剂盒、工具酶、分子量Marker及主要试剂第102-103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103-104页
     ·PCR引物第104页
     ·常规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第104-106页
   ·实验方法第106-113页
     ·MPPO3和MPPO4基因的克隆第106-109页
     ·MPPO3和MPPO4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109-113页
   ·结果与分析第113-120页
     ·PPO3和PPO4成熟酶基因第113-115页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MPPO3和MPPO4基因第115-119页
     ·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第119-120页
   ·讨论第120-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结论第122-123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23页
   ·展望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附录A CR1碱基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33-134页
附录B CR2碱基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34-135页
附录C CR3碱基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35-136页
附录D CR4碱基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36-137页
附录E CR5与CRl的序列比对结果第137-139页
附录F CR3 3'RACE测序结果第139-140页
附录G CR4 3'RACE测序结果第140-141页
附录H CR3 5'RACE测序结果第141-142页
附录I CR4 5'RACE测序结果第142-143页
附录J PPO3 cDNA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43-145页
附录K PPO4 cDNA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145-147页
附录L 重组克隆质粒pMD19-T-MPPO3测序结果第147-148页
附录M 重组克隆质粒pMD19-T-MPPO4测序结果第148-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快速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通用抗体检测伐地那非(及其类似物)和氟喹诺酮总量两种免疫学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