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广西三江吴姓侗族来源初探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楔子:“我来自何方”的疑惑 | 第14-26页 |
一、由“我”引发的思考 | 第14-15页 |
二、侗族祖先哪里来? | 第15-20页 |
三、三江侗族来自于何方? | 第20-24页 |
四、生于斯,源于何? | 第24-26页 |
第一章 三江侗族自治县述略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 | 第26-31页 |
一、地理环境:岭南地区的青山绿水 | 第26-27页 |
二、社会环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别样侗乡 | 第27-29页 |
三、文化资源:璀璨绵长的侗族文化 | 第29-30页 |
四、产业发展:稻作农耕民族的产业生命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行政建置沿革梳理 | 第31-34页 |
一、僻处蛮荒:先秦时期的隶属情况 | 第31-32页 |
二、未曾有置:秦至宋时期的行政概况 | 第32-33页 |
三、建置兴废:宋至民国时期的建置概况 | 第33页 |
四、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建置概况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行政建置与民族流动的关系 | 第34-40页 |
一、行政变动对民族的影响 | 第34-36页 |
二、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36-38页 |
三、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 | 第38-40页 |
第二章 三江侗族历史源流梳理 | 第40-62页 |
第一节 侗族族源之争 | 第40-52页 |
一、总体族源之论 | 第40-45页 |
二、“土著说”分论 | 第45-52页 |
第二节 广西三江侗族源流之说 | 第52-55页 |
一、土著说 | 第52-53页 |
二、外来说 | 第53-54页 |
三、江西说 | 第54-55页 |
第三节 人口迁徙对三江吴姓侗族的影响 | 第55-62页 |
一、唐至宋时期的移民影响 | 第56-57页 |
二、宋至明朝的移民冲击 | 第57-59页 |
三、清朝“改土归流”吴姓侗民的境遇 | 第59-60页 |
四、民国以降移民之于三江吴姓侗族 | 第60-62页 |
第三章 文献与口碑中的三江吴姓侗族来源 | 第62-77页 |
第一节 三江侗族分布概况 | 第62-66页 |
一、历史分布及其演变 | 第62-63页 |
二、今日分布状况 | 第63-65页 |
三、分布特点探析 | 第65-66页 |
第二节 三江吴姓侗族分布及其特点 | 第66-70页 |
一、人口与分布概述 | 第66-68页 |
二、分布特点解析 | 第68-69页 |
三、人口与分布的关系 | 第69-70页 |
第三节 相关乡镇、村寨的调研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一、集中分布的北部地区 | 第70-72页 |
二、相对分散的中部地区 | 第72-74页 |
三、分隔集中的西部地区 | 第74页 |
四、零星分布的南部地区 | 第74-77页 |
第四章 三江吴姓侗族来源诸说探析与研究难度 | 第77-96页 |
第一节 族源分析 | 第77-86页 |
一、土著说考辨 | 第77-79页 |
二、梧州说剖析 | 第79-81页 |
三、江西说辨析 | 第81-84页 |
四、其他说法考析 | 第84-86页 |
第二节 三江吴姓侗族族源与侗族族源的关系 | 第86-93页 |
一、社会皆有“土著源流”之说 | 第86-87页 |
二、民间均有“上溯浔江”之词 | 第87-92页 |
三、族谱多有“江西吉安”之载 | 第92-93页 |
第三节 研究三江吴姓侗族来源的难度 | 第93-96页 |
一、年代久远,文献不多,保管欠善 | 第93-94页 |
二、传统保守思想影响调研资料的可靠性 | 第94页 |
三、民族融合导致的族源不明晰 | 第94-95页 |
四、分布范围广,交通不便 | 第95-96页 |
第五章 吴姓侗族来源引发的思考 | 第96-115页 |
第一节 侗族吴姓的含义 | 第96-105页 |
一、文献释义 | 第96-97页 |
二、学界的说法 | 第97-100页 |
三、碑刻与民间传说 | 第100-105页 |
四、我的辨析 | 第105页 |
第二节 吴姓侗族与周边异姓侗族的关系 | 第105-111页 |
一、吴、杨两姓侗族的发展壮大及民族关系 | 第106-107页 |
二、北部侗族民族关系探讨 | 第107-108页 |
三、中部侗族民族关系分析 | 第108-109页 |
四、西部侗族民族关系构建 | 第109-110页 |
五、南部侗族民族关系释读 | 第110-111页 |
第三节 吴姓侗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 | 第111-115页 |
一、与汉族的民族关系 | 第111-112页 |
二、与苗族的民族关系 | 第112-113页 |
三、与瑶族的民族关系 | 第113页 |
四、与壮族的民族关系 | 第113-114页 |
五、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 第114-115页 |
结语:多源与融合的三江吴姓侗族 | 第115-119页 |
一、源远流长,多源兴起 | 第115-117页 |
二、民族融合,同化异化 | 第117-118页 |
三、今之侗族,共襄盛世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