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防城港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问题研究--基于4.18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的个案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1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1.文献研究法第13页
        2.案例分析法第13页
        3.统计分析法第13页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5页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概述第15-23页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相关分析第15-18页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第15-16页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媒介与演变的过程第16-17页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第17-18页
    (二)地方政府治理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互动第18-21页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正负两面效应第18-20页
        2.地方政府治理必须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第20-21页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1.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1页
        2.善治理论第21-23页
三、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案情分析第23-33页
    (一)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基本概况第24页
    (二)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第24-28页
        1.网络舆情酝酿萌芽期(4 月18日 12 时——4 月18日 15 时)第24-25页
        2.网络舆情发酵爆发期(4 月18日 15 时——4 月20日 0 时)第25-28页
        3.网络舆情消散平息期(4 月20日以后)第28页
    (三)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分析第28-33页
        1.微博是主要发酵传播阵地第28-29页
        2.民众网上言论涉疆表现恐慌第29页
        3.境外媒体高度炒作报道第29-31页
        4.敌对势力煽动抨击政府第31-33页
四、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措施及成效第33-39页
    (一)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措施第33-37页
        1.启动预案,成立事件协同联动工作组第33页
        2.网上巡查,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第33-34页
        3.舆情引导,调控网络舆论第34-35页
        4.微博执法,加强有害造谣信息管控第35-36页
        5.警示宣传,依法处置煽动造谣者第36-37页
        6.公开辟谣,大V官方如实发布情况通报第37页
    (二)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成效第37-39页
        1.稳定调控民众网上恐慌舆论第37页
        2.有效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势头第37-38页
        3.及时掌控越南媒体民众舆论动态第38-39页
五、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9-43页
    (一)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1.协同联动机构地位不权威第39页
        2.网络舆情预警监测不及时第39-40页
        3.网评队伍引导操作不规范第40页
        4.失职考核问责落实不到位第40页
    (二)防城港市“4.18 中越边界暴力冲突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存在问题原因第40-43页
        1.网络舆情治理协同联动机制滞后第40-41页
        2.网络舆情预警监测信息技术落后第41页
        3.网评队伍舆情引导观念有待转变第41页
        4.舆情治理考核问责制度亟需改进第41-43页
六、完善防城港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第43-48页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协同联动机制第43-44页
        1.提高协同联动机构权威地位第43页
        2.实施网络舆情线上线下联防联控第43-44页
    (二)保障资金投入加快更新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手段第44-45页
        1.拓宽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第44-45页
        2.及时更新自动化两微一外网络舆情监控手段第45页
    (三)加强网络队伍专业化建设第45-46页
        1.建设网评、网监、大V领袖三支专业队伍第45-46页
        2.加强与新媒体、网络社会意见领袖共建队伍合作第46页
    (四)完善舆情治理失职考核问责制度第46-48页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失职考核评估标准第47页
        2.加大网络舆情治理失职考核执行力度第47-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注释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腻中年”在中国:中年刻板印象与中青年代际沟通
下一篇:我从哪里来--广西三江吴姓侗族来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