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1.1 果树水分胁迫研究 | 第17-24页 |
1.1.1 果树水分胁迫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1.2 果树应对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22-24页 |
1.2 樱桃种质抗旱性评价研究 | 第24-25页 |
1.3 ‘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植物逆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1.3.1 高通量转录学及其在植物逆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1.3.2 代谢组学在植物非生物逆境的应用 | 第27-28页 |
1.3.3 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及其应用 | 第28-29页 |
1.4 本课题基本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樱桃砧木抗旱性评价 | 第32-43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2-33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2.2.1 樱桃砧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34-40页 |
2.2.2 樱桃砧木抗旱评价结果 | 第40页 |
2.3 讨论 | 第40-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樱桃砧木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响应分析 | 第43-53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3.2.1 处理方法 | 第43-44页 |
3.2.2 测定方法 | 第44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3.4 讨论 | 第51-52页 |
3.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抗旱性与敏感性樱桃砧木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对比分析 | 第53-107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54-55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54页 |
4.1.2 处理方法 | 第54页 |
4.1.3 取样方法 | 第54-55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55-61页 |
4.2.1 样本RNA提取 | 第55-56页 |
4.2.2 樱桃叶片及根系样本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第56页 |
4.2.3 基因表达分析及差异基因筛选 | 第56-57页 |
4.2.4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 第57页 |
4.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第57页 |
4.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第57页 |
4.2.7 差异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第57-58页 |
4.2.8 实时定量PCR(qRT-PCR)基因表达量验证 | 第58页 |
4.2.9 代谢物提取和测定 | 第58-59页 |
4.2.10 代谢组数据分析 | 第59-60页 |
4.2.11 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联合分析 | 第60页 |
4.2.12 核心候选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0-61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61-97页 |
4.3.1 基于转录组的樱桃抗旱性与敏感性砧木在干旱处理下的共性与特异性分析 | 第62-75页 |
4.3.2 樱桃砧木干旱响应的通路分析 | 第75-79页 |
4.3.3 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分析 | 第79-80页 |
4.3.4 qRT-PCR对转录组差异基因的验证结果 | 第80-81页 |
4.3.5 樱桃砧木响应干旱的代谢组分析结果 | 第81-83页 |
4.3.6 樱桃干旱响应的代谢物的鉴定 | 第83-87页 |
4.3.7 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联合分析 | 第87-95页 |
4.3.8 樱桃砧木干旱响应核心候选基因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分析 | 第95-97页 |
4.4 讨论 | 第97-105页 |
4.4.1 樱桃砧木维持较强光合作用、保持能量平衡与抗旱性密切相关 | 第98-99页 |
4.4.2 樱桃砧木响应干旱的次生代谢物分析 | 第99-104页 |
4.4.3 樱桃砧木干旱条件下的激素响应分析 | 第104页 |
4.4.4 樱桃砧木响应干旱的转录因子 | 第104-105页 |
4.5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07-109页 |
5.1 总结 | 第107-108页 |
5.2 创新点 | 第108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108-109页 |
附录 | 第109-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个人简历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