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秸秆周年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温室气体排放效应及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6-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3 文献综述第19-28页
        1.3.1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第19-22页
        1.3.2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第22-25页
        1.3.3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25-28页
    1.4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1 不同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作物产量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第28页
        1.4.2 不同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第28页
        1.4.3 不同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28页
        1.4.4 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CO_2排放及其调控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第28-29页
        1.4.5 不同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温室效应的影响第29页
    1.5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30-38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30页
    2.2 试验设计第30-32页
        2.2.1 试验处理设置第30-31页
        2.2.2 试验材料第31-32页
    2.3 测定方法第32-34页
        2.3.1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测定第32页
        2.3.2 土壤水热因子测定第32-33页
        2.3.3 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测定第33页
        2.3.4 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测定第33-34页
        2.3.5 土壤地上部含氮量测定第34页
        2.3.6 作物产量及生物量测定第34页
    2.4 试验指标计算方法第34-37页
        2.4.1 温室气体排放测算第34-35页
        2.4.2 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计算第35页
        2.4.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第35页
        2.4.4 氮肥利用效率计算第35-36页
        2.4.5 温室气体效应计算第36-37页
    2.5 数据统计分析第37-38页
第三章 秸秆周年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第38-52页
    3.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产量差异第38-40页
    3.2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物量差异第40-42页
    3.3 不同处理小麦与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分析第42-47页
        3.3.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差异第42-44页
        3.3.2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氮肥利用状况分析第44-47页
    3.4 不同处理小麦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析第47-50页
        3.4.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土壤储水量的差异第47-48页
        3.4.2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第48-50页
    3.5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秸秆周年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第52-66页
    4.1 不同处理间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第52-55页
    4.2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第55-63页
        4.2.1 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第55页
        4.2.2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第55-57页
        4.2.3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第57-60页
        4.2.4 秸秆投入与施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第60-63页
    4.3 不同处理间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碳库指数的差异第63-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子对秸秆周年投入和施肥的响应第66-93页
    5.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土壤CO_2排放的变化第66-72页
    5.2 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CO_2排放对土壤水热因子的响应第72-83页
        5.2.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土壤水热因子变化第72-77页
        5.2.2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育期CO_2排放与土壤水热因子间的关系第77-83页
    5.3 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CO_2排放、活性碳组分及碳循环相关酶活性间的关系第83-91页
    5.4 小结第91-93页
第六章 秸秆周年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N2O与 CH4排放的影响第93-105页
    6.1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土壤N2O排放的变化第93-99页
    6.2 不同处理间小麦与玉米生育期土壤CH4排放的变化第99-104页
    6.3 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秸秆周年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综合增温潜势的影响第105-112页
    7.1 不同处理间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增温潜势的变化第105-107页
    7.2 不同处理间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净初级生产力增温潜势的变化第107-110页
    7.3 不同处理间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综合增温潜势的变化第110页
    7.4 小结第110-112页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第112-126页
    8.1 讨论第112-123页
        8.1.1 秸秆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农田生产力的影响第112-115页
        8.1.2 秸秆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第115-118页
        8.1.3 秸秆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CO_2排放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第118-121页
        8.1.4 秸秆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土壤N2O和 CH4排放的影响第121-122页
        8.1.5 秸秆投入和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模式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影响第122-123页
    8.2 结论第123-125页
    8.3 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7页
致谢第147-149页
作者简介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核异质雄性不育小麦花粉发育的调控模型构建及育性相关基因TaUGP1-6A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樱桃砧木抗旱性评价及应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生理和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