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切片中的异构安全通信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5G的安全需求及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签密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异构签密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安排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3.2 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密码学基础 | 第23-29页 |
2.1 密码学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1.1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 第23页 |
2.1.2 对称密码体制 | 第23页 |
2.1.3 非对称密码体制 | 第23-24页 |
2.1.4 数字签名 | 第24页 |
2.1.5 哈希函数 | 第24-25页 |
2.2 密码学数学基础 | 第25-26页 |
2.2.1 椭圆曲线 | 第25-26页 |
2.2.2 双线性映射 | 第26页 |
2.3 安全协议概述 | 第26-28页 |
2.3.1 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2.3.2 安全协议的分类 | 第27页 |
2.3.3 认证与密钥交换协议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双向异构签密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 第29-51页 |
3.1 异构签密的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29-33页 |
3.1.1 异构签密的形式化定义 | 第29-30页 |
3.1.2 异构签密的安全模型 | 第30-33页 |
3.2 PCHS方案 | 第33-44页 |
3.2.1 PCHS方案描述 | 第33-34页 |
3.2.2 正确性证明 | 第34-35页 |
3.2.3 安全性证明 | 第35-44页 |
3.3 CPHS方案 | 第44-46页 |
3.3.1 CPHS方案描述 | 第44-45页 |
3.3.2 正确性证明 | 第45-46页 |
3.4 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面向5G网络切片的异构安全认证协议 | 第51-63页 |
4.1 5G网络切片概述 | 第51-53页 |
4.2 基于异构签密的安全认证协议 | 第53-59页 |
4.2.1 具体的协议流程 | 第53-57页 |
4.2.2 安全性分析 | 第57-59页 |
4.3 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内容总结 | 第6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