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影响N_2O排放的因素 | 第18-24页 |
1.2.1 水分 | 第19-20页 |
1.2.2 温度 | 第20页 |
1.2.3 土壤性质 | 第20-21页 |
1.2.4 植物 | 第21-22页 |
1.2.5 施肥 | 第22-23页 |
1.2.6 其他因素 | 第23-24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7页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5-2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2.1 材料 | 第27-28页 |
2.1.1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2.1.2 供试土壤 | 第27-28页 |
2.1.3 供试种子 | 第28页 |
2.2 方法 | 第28-31页 |
2.2.1 土壤盆栽试验 | 第28-30页 |
2.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30-31页 |
2.2.3 化学分析 | 第3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2.3.1 土壤N_2O排放速率和总量的计算 | 第31-32页 |
2.3.2 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第3章 作物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的季节变化 | 第33-41页 |
3.1 大豆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3-35页 |
3.1.1 低氮大豆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3-34页 |
3.1.2 高氮大豆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4-35页 |
3.2 玉米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5-37页 |
3.2.1 低氮玉米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5-36页 |
3.2.2 高氮玉米生长下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 | 第36-37页 |
3.3 土壤N_2O排放速率与播种天数的关系 | 第37-39页 |
3.3.1 裸土N_2O排放速率与播种天数的关系 | 第37页 |
3.3.2 大豆土N_2O排放速率与播种天数的关系 | 第37-38页 |
3.3.3 玉米土N_2O排放速率与播种天数的关系 | 第38-39页 |
3.4 本章讨论 | 第39-40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1-48页 |
4.1 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1 低氮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2 高氮大豆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2页 |
4.2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1 低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高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不同作物相同生长阶段对N_2O排放影响的比较 | 第44-46页 |
4.3.1 低氮水平下不同作物相同生长阶段对N_2O排放影响的比较 | 第44-45页 |
4.3.2 高氮水平下不同作物相同生长阶段对N_2O排放影响的比较 | 第45-46页 |
4.4 本章讨论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施N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8-57页 |
5.1 施N对裸土N_2O排放的影响 | 第48-50页 |
5.1.1 施N对裸土N_2O排放速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1.2 施N对裸土N_2O排放总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 施N对大豆土N_2O排放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1 施N对大豆土N_2O排放速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2 施N对大豆土N_2O排放总量的影响 | 第51页 |
5.3 施N对玉米土N_2O排放的影响 | 第51-53页 |
5.3.1 施N对玉米土N_2O排放速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施N对玉米土N_2O排放总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施氮对大豆和玉米N_2O排放的对比 | 第53-54页 |
5.5 本章讨论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温度与土壤N_2O排放的关系 | 第57-63页 |
6.1 温度与裸土土壤N_2O排放的关系 | 第57-58页 |
6.2 温度与大豆土N_2O排放的关系 | 第58-60页 |
6.3 温度与玉米土N_2O排放的关系 | 第60-61页 |
6.4 本章讨论 | 第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7章 不同作物对土壤施氮的生长响应 | 第63-71页 |
7.1 两种氮素水平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第63-66页 |
7.1.1 两种氮素水平下大豆生物量的对比 | 第63-64页 |
7.1.2 两种氮素水平下大豆各部位的氮磷钾含量 | 第64-66页 |
7.2 两种氮素水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第66-68页 |
7.2.1 两种氮素水平下玉米生物量的对比 | 第66页 |
7.2.2 两种氮素水平下玉米各部位的氮磷钾含量 | 第66-68页 |
7.3 施氮对豆类与非豆类作物生长影响的对比 | 第68-69页 |
7.3.1 施氮对大豆和玉米生物量影响的比较 | 第68-69页 |
7.3.2 施氮对大豆和玉米各部位氮磷钾含量影响的差异 | 第69页 |
7.4 本章讨论 | 第69-70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8章 作物生长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 | 第71-79页 |
8.1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pH的影响 | 第71-72页 |
8.2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72页 |
8.3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NH_4~+-N含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8.4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8.5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8.6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8.7 大豆和玉米生长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76页 |
8.8 本章讨论 | 第76-78页 |
8.9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