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虚拟现实培训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协同仿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增强现实培训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2-13页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虚拟协同与增强现实培训相关理论及体系架构 | 第15-23页 |
2.1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 第15-17页 |
2.1.1 群体决策支持机制 | 第15页 |
2.1.2 系统结构 | 第15-17页 |
2.2 协同体系架构 | 第17-20页 |
2.2.1 集中式和复制式结构 | 第17-18页 |
2.2.2 组合式结构 | 第18-20页 |
2.3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0-21页 |
2.3.1 Unity3D技术 | 第20-21页 |
2.3.2 Maya技术 | 第21页 |
2.4 增强现实技术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虚拟协同与增强现实培训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23-46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3-26页 |
3.1.1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第23-24页 |
3.1.2 用户交互方式设计 | 第24页 |
3.1.3 系统设计流程 | 第24-26页 |
3.2 协同机制实现技术 | 第26-29页 |
3.2.1 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 | 第26-28页 |
3.2.2 协同操作冲突控制 | 第28-29页 |
3.3 碰撞检测技术 | 第29-39页 |
3.3.1 碰撞检测算法分类 | 第30页 |
3.3.2 几种常见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 | 第30-35页 |
3.3.3 射线碰撞检测技术 | 第35-37页 |
3.3.4 分布式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 | 第37-39页 |
3.4 模型优化技术 | 第39-45页 |
3.4.1 基于动态LOD技术的模型优化方法 | 第39-43页 |
3.4.2 基于剔除技术的模型优化方法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Unity3D的虚拟协同与增强现实培训系统实现 | 第46-67页 |
4.1 系统建模与场景搭建 | 第46-47页 |
4.1.1 Maya系统建模 | 第46页 |
4.1.2 模型导入和场景搭建 | 第46-47页 |
4.2 虚拟协同培训系统交互设计与实现 | 第47-60页 |
4.2.1 UI界面 | 第47-48页 |
4.2.2 场景漫游 | 第48-49页 |
4.2.3 学习模式仿真 | 第49-53页 |
4.2.4 考核模式仿真 | 第53-57页 |
4.2.5 多人协同 | 第57-60页 |
4.2.6 单人独立 | 第60页 |
4.3 虚拟协同培训系统数据管理设计 | 第60-63页 |
4.3.1 数据库设计 | 第61页 |
4.3.2 数据库的表设计 | 第61-62页 |
4.3.3 MySQL与系统交互设计 | 第62-63页 |
4.4 增强现实培训系统交互设计与实现 | 第63-66页 |
4.4.1 基于触屏的交互设计 | 第63-64页 |
4.4.2 旋转和缩放功能实现 | 第64-65页 |
4.4.3 拆卸和装配功能实现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7-68页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