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找回”城市与“袪魅”的居民自治--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导论第12-59页
    1.1 问题提出第12-15页
    1.2 国家与社会二元关系范式下的社区研究第15-33页
    1.3 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范式下的社区治理:一个新框架第33-42页
    1.4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第42-54页
    1.5 概念界定与章节安排第54-59页
2 政府职能社区化与居民自治改革内卷化第59-102页
    2.1 居民自治:政府与社会的分权改革第59-73页
    2.2 深圳悖论:一元化治理-多元化治理-再度一元化第73-99页
    2.3 一元化治理:体制性障碍还是体制性优势?第99-102页
3 社区邻里性质:社区分类与共同体建设的可能性第102-129页
    3.1 城市公共服务的生产机制与社区的分类治理第102-114页
    3.2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共同体是否可能第114-127页
    3.3 小结:城市社区建设目标与社会基础的重置第127-129页
4 社区权威的生成与公共事务的再分类第129-158页
    4.1 行政、服务与自治三分法的理论假设与辨析第129-135页
    4.2 社区实践的逻辑:社区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与属性特征第135-146页
    4.3 社区权威的生成:行政、服务与自治之间的关系第146-154页
    4.4 小结:社区公共事务分类体系的重构第154-158页
5 链式治理结构: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机构成第158-201页
    5.1 社区基层组织:通才型治理还是专才型治理第158-172页
    5.2 “条条”进社区:行政辅助职能的分流与生产机制的选择第172-180页
    5.3 “块块”进社区:街居治理共同体的重构第180-192页
    5.4 “国家”进社区:居民自治的培育第192-199页
    5.5 小结:链式治理结构下行政-半行政半自治-自治机制的衔接第199-201页
6 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与“统分结合”双层治理第201-249页
    6.1 城市开发时期的公共品供给体制与机制第201-210页
    6.2 城市治理转型:从城市开发逐步迈向城市管理新阶段第210-227页
    6.3 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我国大城市地区治理经验的理论考察第227-247页
    6.4 小结:多中心政治体制与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的比较第247-249页
7 结论第249-262页
    7.1 中央-地方-民众三层互动关系:社区研究的范式转换第250-254页
    7.2 “找回”城市: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性优势第254-257页
    7.3 “袪魅”的居民自治: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政策选择第257-260页
    7.4 我国城市的结构化分类与研究展望第260-262页
致谢第262-266页
参考文献第266-285页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285-287页
附录二 调研材料第287-298页

论文共2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域下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