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2-40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37页 |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40-64页 |
| 2.1 公共空间的内涵与属性 | 第40-48页 |
| 2.2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48-54页 |
| 2.3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54-6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3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概念模型构建 | 第64-87页 |
| 3.1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析取 | 第64-76页 |
| 3.2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概念模型构成 | 第76-8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4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问卷调查与统计描述 | 第87-106页 |
| 4.1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87-92页 |
| 4.2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与统计 | 第92-10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5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6-123页 |
| 5.1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的校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6-118页 |
| 5.2 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8-122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6 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居民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 第123-140页 |
| 6.1 不断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空间质量 | 第123-127页 |
| 6.2 科学构建社区公共空间的治理机制 | 第127-132页 |
| 6.3 有效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 第132-134页 |
| 6.4 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 | 第134-138页 |
| 6.5 努力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 第138-139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5页 |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0-142页 |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9页 |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59-160页 |
| 附录2:访谈记录 | 第160-166页 |
| 附录3:调查问卷 | 第166-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