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

中小尺度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6-18页
        1.3.4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35页
    2.1 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第19-25页
        2.1.1 生态容纳能力第20-21页
        2.1.2 资源承载力第21-22页
        2.1.3 环境承载力第22-23页
        2.1.4 生态承载力第23-24页
        2.1.5 区域综合承载力第24-25页
    2.2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其特点第25-26页
        2.2.1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第25-26页
        2.2.2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第26页
    2.3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方法第26-32页
        2.3.1 指标体系法第27-29页
        2.3.2 资源供需平衡法第29-30页
        2.3.3 系统模型法第30-32页
    2.4 我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估工作实践进展第32-33页
    2.5 小结第33-35页
        2.5.1 进展总结第33-34页
        2.5.2 不足之处第34-35页
第3章 中小尺度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第35-47页
    3.1 研究思路第35-36页
    3.2 基于二维状态空间法的中小尺度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模型第36-40页
        3.2.1 二维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第36-39页
        3.2.2 中小尺度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量的判定第39-40页
    3.3 基于主导功能的中小尺度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第40-45页
        3.3.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第41页
        3.3.2 以港口航运区为主导功能的承载力指标体系第41-43页
        3.3.3 以农渔业区为主导功能的承载力指标体系第43-44页
        3.3.4 以旅游休闲娱乐区为主导功能的承载力指标体系第44-45页
    3.4 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厦门海域九龙江河口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第47-90页
    4.1 研究区基本情况简介第47-53页
        4.1.1 研究范围第47-48页
        4.1.2 研究区海域自然环境概况第48-49页
        4.1.3 厦门港海沧港区基本状况及其规划第49-52页
        4.1.4 研究区内海洋自然保护区概况(鸡屿岛白鹭保护区)第52-53页
    4.2 研究数据来源第53-54页
    4.3 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二维状态空间法第54-67页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4-56页
        4.3.2 数据说明、分析与处理第56-66页
        4.3.3 评估结果第66-67页
    4.4 评估结果分析——二维状态空间法第67-77页
        4.4.1 评估结果说明第67页
        4.4.2 评估结果分析第67-75页
        4.4.3 政策建议第75-77页
    4.5 方法比较第77-86页
        4.5.1 国家海洋局2015指南法第77-84页
        4.5.2 方法对比第84-86页
    4.6 小结第86-90页
        4.6.1 二维状态空间法评估小结第86-87页
        4.6.2 国家海洋局2015指南法评估小结第87页
        4.6.3 方法对比小结第87-90页
第5章 结论第90-95页
    5.1 研究成果第90-93页
    5.2 创新性第93页
    5.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2页
附录第102-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龙江营养盐输出的水文调控及LOADEST模型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闽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