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开源软件许可证决策模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1.4 论文主要贡献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软件许可证概述 | 第14-22页 |
2.1 软件许可证的类型 | 第14-15页 |
2.2 软件许可证的发展 | 第15页 |
2.3 开源软件许可证 | 第15-19页 |
2.3.1 开源软件的许可证分类 | 第16-17页 |
2.3.2 不同开源软件许可证特点 | 第17-18页 |
2.3.3 开源软件许可证演变方向 | 第18-19页 |
2.4 开源软件许可证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2.4.1 目前选择方法的不足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决策模型方法选择 | 第22-28页 |
3.1 建立决策模型的步骤 | 第22-25页 |
3.1.1 层次分析法 | 第24页 |
3.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4-25页 |
3.2 决策模型构建目的与原则 | 第25-26页 |
3.3 方法对比结果 | 第26-28页 |
3.3.1 层次模型注意事项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软件许可证选取层次模型 | 第28-40页 |
4.1 建立层次模型 | 第29-32页 |
4.1.1 层次结构模型 | 第29-30页 |
4.1.2 软件许可证特征表 | 第30-31页 |
4.1.3 决策指标选择 | 第31-32页 |
4.2 软件许可证评价指标 | 第32-36页 |
4.2.1 准则层次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4.2.2 软件代码程序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4.2.3 专利商标评价指标 | 第34页 |
4.2.4 连接与接口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4.2.5 版本与发布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4.3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6-40页 |
4.3.1 层次单排序及验证 | 第37-38页 |
4.3.2 层次总排序及验证 | 第38-39页 |
4.3.3 确定方案结果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实验分析 | 第40-54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0页 |
5.2 实验问题与评价标准 | 第40-41页 |
5.3 实验数据 | 第41-43页 |
5.3.1 实验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5.3.2 统计数据 | 第42-43页 |
5.4 实验过程 | 第43-49页 |
5.4.1 一级判断矩阵 | 第43-44页 |
5.4.2 二级判断矩阵 | 第44-48页 |
5.4.3 层次总排序及验证 | 第48页 |
5.4.4 各层权重排序 | 第48-49页 |
5.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9-54页 |
5.5.1 层次分析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5.5.2 基线方法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5.5.3 实验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5.5.4 实验结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软件许可证选取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59页 |
6.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57页 |
6.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讨论 | 第57-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7.1 结论 | 第59页 |
7.2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