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城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形态探究--以武汉市水果湖片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来源第10页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13页
    1.5 相关理论的支撑第13-14页
    1.6 研究内容,重难点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1.7 论文结构设计第17-18页
2 城市口袋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8-2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0页
        2.1.1 城市设计的概念第18-19页
        2.1.2 口袋公园的概念第19页
        2.1.3 空间形态的概念第19-20页
    2.2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第20-22页
        2.2.1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20页
        2.2.2 城市口袋公园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2.3 城市口袋公园面积的界定第21-22页
    2.3 城市口袋公园的发展情况第22-23页
        2.3.1 国外口袋公园的发展情况第22页
        2.3.2 国内口袋公园的发展情况第22-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3 城市口袋公园的类型研究与案例分析第24-32页
    3.1 城市口袋公园的类型研究第24-26页
        3.1.1 游园型口袋公园第24页
        3.1.2 居住型口袋公园第24-25页
        3.1.3 办公型口袋公园第25页
        3.1.4 公共服务型口袋公园第25-26页
        3.1.5 商业型口袋公园第26页
        3.1.6 道路型口袋公园第26页
    3.2 城市口袋公园的实例分析第26-30页
        3.2.1 墨尔本码头口袋公园第26-28页
        3.2.2 巴尔弗街区口袋公园第28-30页
    3.3 城市口袋公园的营造启示和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3.3.1 营造启示第30-31页
        3.3.2 存在的问题第31页
    3.4 小结第31-32页
4 城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形态分析及策略研究第32-43页
    4.1 城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形态第32-37页
        4.1.1 口袋公园的平面布局第32-36页
        4.1.2 口袋公园的空间视觉第36-37页
        4.1.3 口袋公园的无形形态第37页
    4.2 城市口袋公园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4.2.1 历史因素第37页
        4.2.2 自然因素第37-38页
        4.2.3 人为因素第38页
    4.3 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原则第38-41页
        4.3.1 从地域性视角第38-39页
        4.3.2 从人文生态视角第39-40页
        4.3.3 从公共领域视角第40-41页
    4.4 小结第41-43页
5 案例实践—武汉市水果湖片区口袋公园设计实践第43-57页
    5.1 项目概况第43-45页
        5.1.1 项目背景分析第43-44页
        5.1.2 地理位置分析第44页
        5.1.3 项目现状分析第44-45页
    5.2 设计策略第45-46页
    5.3 水果湖片区口袋公园设计第46-55页
        5.3.1 洪山路口袋公园第46-50页
        5.3.2 东一路口袋公园第50-52页
        5.3.3 东三路口袋公园第52-55页
    5.4 小结第55-5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场所视角下的公共建筑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下一篇:新型实体书店室内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