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7-20页 |
1 绪论 | 第20-3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1.2 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的设计目标 | 第22-25页 |
1.2.1 广覆盖 | 第22-23页 |
1.2.2 低功耗 | 第23-24页 |
1.2.3 低成本 | 第24-25页 |
1.2.4 大容量 | 第25页 |
1.3 蜂窝网络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31-34页 |
2 蜂窝网络下机器类通信的覆盖拓展技术 | 第34-56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LTE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 第35-37页 |
2.3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 第37-46页 |
2.3.1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简介 | 第37-40页 |
2.3.2 链路预算分析 | 第40-41页 |
2.3.3 功耗分析 | 第41页 |
2.3.4 覆盖拓展的进一步设计 | 第41-46页 |
2.4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 第46-51页 |
2.4.1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简介 | 第46-49页 |
2.4.2 应用于蜂窝MTC的PUCCH改进设计 | 第49-51页 |
2.5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 第51-53页 |
2.6 物理共享信道 | 第53-5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3 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的带宽分析 | 第56-66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主流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 第56-59页 |
3.2.1 非授权频段上的无线接入技术 | 第56-57页 |
3.2.2 授权频段上的无线接入技术 | 第57-59页 |
3.3 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工作带宽分析 | 第59-65页 |
3.3.1 容量拓展和覆盖拓展 | 第59-60页 |
3.3.2 电量消耗分析 | 第60-61页 |
3.3.3 传输时间分析 | 第61-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的同步信号检测 | 第66-90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蜂窝大规模IoT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获取过程分析与介绍 | 第66-69页 |
4.3 NB-IoT中的NPSS设计 | 第69-77页 |
4.3.1 NPSS传输结构 | 第69-70页 |
4.3.2 相关检测 | 第70-72页 |
4.3.3 差分检测 | 第72-74页 |
4.3.4 差分检测和相关检测性能对比 | 第74-77页 |
4.4 差分检测和相关检测区域 | 第77-82页 |
4.4.1 NB-IoT中的设备Rx SNR分析 | 第78页 |
4.4.2 工作区域分析 | 第78-80页 |
4.4.3 应用实例 | 第80-82页 |
4.5 具有频偏适应力的下行同步信号波形设计 | 第82-87页 |
4.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用于大规模IoT的多跳蜂窝网络设备发现技术 | 第90-106页 |
5.1 引言 | 第90-91页 |
5.2 Ad Hoc系统中的设备发现 | 第91-96页 |
5.2.1 基于请求的发现方式 | 第91-94页 |
5.2.2 直接发现方式 | 第94-96页 |
5.3 蜂窝网络中的设备发现 | 第96-105页 |
5.3.1 同步与非同步 | 第97-98页 |
5.3.2 直接型设备发现或者基于请求的设备发现 | 第98-99页 |
5.3.3 基于包的设备发现或者基于签名的设备发现 | 第99-100页 |
5.3.4 发现资源分配 | 第100-101页 |
5.3.5 固定或者可变的发现包负载 | 第101-102页 |
5.3.6 发现信号构造 | 第102-103页 |
5.3.7 发现信号定时 | 第103-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6 无线能源物联网物理层设计 | 第106-130页 |
6.1 引言 | 第106页 |
6.2 智能电网及能源物联网简介 | 第106-107页 |
6.2.1 背景介绍 | 第106-107页 |
6.2.2 智能电网业务分析 | 第107页 |
6.2.3 需求分析 | 第107页 |
6.3 无线能源物联网总体方案 | 第107-110页 |
6.3.1 系统架构 | 第108-109页 |
6.3.2 电力专用频谱分析 | 第109-110页 |
6.3.3 设备分类 | 第110页 |
6.4 无线能源物联网物理层的具体设计 | 第110-128页 |
6.4.1 帧结构设计 | 第110-112页 |
6.4.2 同步信道 | 第112-118页 |
6.4.3 广播信道 | 第118-123页 |
6.4.4 随机接入信道 | 第123-127页 |
6.4.5 控制和数据信道 | 第127-128页 |
6.5 性能分析 | 第128-129页 |
6.5.1 峰值速率 | 第128页 |
6.5.2 覆盖范围 | 第128-12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7 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130-133页 |
7.1 全文研究内容及成果总结 | 第130-132页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附录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