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分泌系统转位子的鉴定与效应因子XopN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2-26页
    第一章 病原细菌Ⅲ型分泌系统装置的概述第12-18页
        1 Ⅲ型分泌系统的简况第12-13页
        2 Ⅲ型分泌系统的形态结构第13-14页
        3 Ⅲ型分泌系统的转位子第14-18页
            3.1 疏水性转位子蛋白第14-15页
            3.2 亲水性转位子蛋白第15-18页
    第二章 黄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研究简介第18-26页
        1 TAL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1 TAL的起源和分布特征第19-20页
            1.2 TAL效应蛋白的功能第20-22页
        2 non-TAL效应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2.1 non-TAL效应蛋白的起源和特征第22-23页
            2.2 non-TAL效应蛋白的功能第23-25页
        3 结语第25-26页
下篇 研究报告第26-68页
    第一章 疏水性转位子HrpF_(Xoo)和亲水性转位子Hpa1_(Xoo)的互作鉴定第26-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1.1 基因序列的查找第28页
            1.2 质粒和菌株的使用第28页
            1.3 本章所用引物的设计合成第28-29页
            1.4 培养条件和抗生素第29-30页
                1.4.1 培养基第29-30页
                1.4.2 抗生素第30页
                1.4.3 培养条件第30页
            1.5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0-31页
            1.6 PCR扩增目的条带第31页
            1.7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1-32页
            1.8 质粒的提取第32-33页
            1.9 酶切纯化回收第33页
            1.10 连接第33-34页
            1.11 质粒的热激转化第34页
            1.12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4页
            1.13 酵母转化步骤第34-36页
                1.13.1 GAL4酵母双杂交原理第34-35页
                1.13.2 LiAc介导的酵母转化法第35页
                1.13.3 膜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2.1 构建pGBKT7hpa1、pGADT7hrpF酵母表达载体第36-37页
            2.2 GAL4酵母双杂交验证Hpa1和HrpF蛋白互作关系第37-38页
            2.3 构建SUC5hpa1、SUC1hrpF膜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第38页
            2.4 膜酵母双杂交验证Hpa1和HrpF蛋白互作关系第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二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中转位子互作蛋白的筛选第40-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8页
            1.1 质粒和菌株的使用第41页
            1.2 本章所用引物的设计合成第41-42页
            1.3 黄单胞菌PXO99~A感受态的制备第42页
            1.4 电击转化法第42-43页
            1.5 蛋白的表达第43页
            1.6 Western blotting检测第43-46页
                1.6.1 试剂的准备第43-44页
                1.6.2 PAGE电泳具体步骤第44-45页
                1.6.3 转膜具体步骤第45页
                1.6.4 免疫反应第45-46页
                1.6.5 化学发光第46页
            1.7 免疫共沉淀实验第46-47页
            1.8 蛋白质谱分析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2.1 蛋白的表达第48-51页
                2.1.1 重组质粒pHM1hpa1、pHM1hrpF的构建第48-49页
                2.1.2 重组质粒pHM1hpa1、pHM1hrpF电转入黄单胞菌PXO99~A第49-50页
                2.1.3 蛋白Hpa1和HrpF的表达第50-51页
            2.2 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第51-53页
            2.3 质谱鉴定结果的统计第53页
        3 讨论第53-56页
    第三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中效应因子XopN的病理功能研究第56-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1.1 供试水稻品种第57页
            1.2 供试烟草第57-58页
            1.3 菌株和质粒的使用第58页
            1.4 本章所用引物的设计合成第58页
            1.5 XopN缺失突变体的产生第58-59页
            1.6 PXO99~A△XopN突变体回补菌株的产生第59-60页
                1.6.1 构建pHM1XopN回补载体第59页
                1.6.2 PXO99~A△XopN突变体功能回补菌株的产生第59-60页
            1.7 细菌生长速度的测定第60页
            1.8 PXO99~A△XopN突变体对水稻致病性测定第60页
            1.9 突变体菌株在烟草上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测定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2.1 PXO99~A△XopN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第60-62页
            2.2 突变体中XopN基因回补菌株的构建验证第62-63页
            2.3 XopN对PXO99~A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第63-64页
            2.4 PXO99~A△XopN缺失突变体对水稻致病力影响第64-65页
            2.5 PXO99~A△XopN突变体菌株在烟草上引起过敏反应的情况第65-66页
        3 讨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杨酸缓解扑灭津对三种作物毒性的研究
下一篇:植物受体PIP1与水稻黄单孢菌Ⅲ型转位子蛋白质Hpa1Xoo识别的功能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