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冲突化解机制的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权利冲突的界定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权利冲突的内涵 | 第16-21页 |
一、道德权利之间的冲突与权利冲突 | 第17-18页 |
二、道德权利、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与权利冲突 | 第18-19页 |
三、权利冲突的定义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权利冲突的条件 | 第21-25页 |
一、实现权利条件的竞合性 | 第21-22页 |
二、实现权利主体的相异性 | 第22页 |
三、权利的合法性 | 第22-23页 |
四、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权利相互抵触性 | 第23-24页 |
五、权利冲突的现实存在性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权利冲突的成因探析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权利自身性质引起权利冲突 | 第25-30页 |
一、权利的相互性 | 第25页 |
二、权利的平等性 | 第25-29页 |
三、权利边界的模糊性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权利自身外因素引起权利冲突 | 第30-34页 |
一、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 第30-31页 |
二、权利主体的多元性 | 第31-32页 |
三、个体权利意识的普遍性 | 第32-33页 |
四、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性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化解权利冲突之原则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化解权利冲突之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一、权利平等原则 | 第34-35页 |
二、利益衡量原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解决权利冲突之特殊原则 | 第36-38页 |
一、权利先后原则 | 第36-37页 |
二、义务限制原则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化解权利冲突之创新原则 | 第38-40页 |
一、利益守恒原则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化解权利冲突之路径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化解权利冲突之立法路径 | 第40-44页 |
一、完善立法之理论探索 | 第40-42页 |
二、完善立法之制度探索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化解权利冲突之司法路径 | 第44-49页 |
一、第一步:司法推理 | 第44-45页 |
二、第二步:模式化公式之构建 | 第45-49页 |
第三节 化解权利冲突之社会路径 | 第49-52页 |
一、增加利益资源 | 第49-50页 |
二、建立合作模式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