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5页 |
2.1 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 | 第11页 |
2.2 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11-12页 |
2.3 企业战略联盟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2.3.1 PEST分析法 | 第12-13页 |
2.3.2 波特五力分析法 | 第13-14页 |
2.3.3 SWOT分析模型 | 第14-15页 |
3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第15-31页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第15-20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15-16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16-18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18-19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19-20页 |
3.2 商品混凝土行业及市场发展状况 | 第20-24页 |
3.2.1 商品混凝土行业特征 | 第20-21页 |
3.2.2 昆明市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3.2.3 昆明市商品混凝土市场规模 | 第22-23页 |
3.2.4 昆明市商品混凝土市场建立战略联盟的优势 | 第23-24页 |
3.3 商品混凝土行业竞争情况 | 第24-29页 |
3.3.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分析 | 第24-25页 |
3.3.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第25-26页 |
3.3.3 替代品分析 | 第26页 |
3.3.4 供应商分析 | 第26-27页 |
3.3.5 购买者分析 | 第27-28页 |
3.3.6 行业竞争引发的问题 | 第28-29页 |
3.4 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 | 第29-31页 |
3.4.1 外部机会 | 第29-30页 |
3.4.2 外部威胁 | 第30-31页 |
4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第31-39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31-32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4.1.2 市场地位 | 第32页 |
4.2 公司资源分析 | 第32-35页 |
4.2.1 公司历史悠久 | 第32页 |
4.2.2 财务资源 | 第32-33页 |
4.2.3 人力资源分析 | 第33-35页 |
4.2.4 区域内品牌资源 | 第35页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4.3.1 生产能力 | 第35-36页 |
4.3.2 生产技术能力 | 第36页 |
4.3.3 质量管理能力 | 第36页 |
4.3.4 市场区域拓展能力 | 第36-37页 |
4.4 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37-39页 |
4.4.1 内部优势 | 第37-38页 |
4.4.2 内部劣势 | 第38-39页 |
5 公司战略联盟建立与实施 | 第39-54页 |
5.1 公司总体战略的分析与选择 | 第39-43页 |
5.1.1 SWOT分析 | 第39-40页 |
5.1.2 IE评价矩阵分析 | 第40-42页 |
5.1.3 总体战略的选择 | 第42-43页 |
5.2 战略联盟的确立 | 第43-48页 |
5.2.1 确立战略联盟目标 | 第43-44页 |
5.2.2 确立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 | 第44-46页 |
5.2.3 确立战略联盟形式 | 第46-47页 |
5.2.4 确立战略联盟的利益分配 | 第47-48页 |
5.2.5 确立战略联盟的信任和共享机制 | 第48页 |
5.3 战略联盟的动因与协同性分析 | 第48-50页 |
5.3.1 动因分析 | 第48-49页 |
5.3.2 协同性分析 | 第49-50页 |
5.4 战略联盟绩效评估机制的建立 | 第50-54页 |
5.4.1 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5.4.2 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 第51-52页 |
5.4.3 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