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社会治理背景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6页
    1.1 研究缘起、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缘起——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和困境第8-9页
        1.1.2 研究背景——我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推动实现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长远发展第10页
    1.2 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研究综述第10-16页
        1.2.1 社会管理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2 社会治理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 我国法律援助体制机制研究综述第16-22页
        1.3.1 初步构建阶段理论研究第17-19页
        1.3.2 改革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第19-22页
        1.3.3 研究总结第22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2-25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研究思路第23-25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25-26页
第2章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概述第26-33页
    2.1 法律援助的概念与性质第26-27页
    2.2 我国法律援助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第27-29页
        2.2.1 建国初期的萌芽阶段第27-28页
        2.2.2 初步构建阶段第28-29页
        2.2.3 成型发展阶段第29页
    2.3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体制机制分析第29-33页
        2.3.1 我国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及运行分析第29-31页
        2.3.2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经费落实机制分析第31-33页
第3章 社会治理对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要求第33-38页
    3.1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比较与区别第33-34页
    3.2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第34-35页
    3.3 法律援助的社会治理功能第35-36页
    3.4 社会治理背景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改进要求第36-38页
第4章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困境及与社会治理的差距——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第38-49页
    4.1 义乌市法律援助工作概览第38-42页
    4.2 义乌市法律援助工作基本情况数据分析第42-44页
    4.3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困境及与社会治理的差距第44-49页
        4.3.1 基层法律援助社会治理力量单薄第44-45页
        4.3.2 基层法律援助经费保障缺口大第45-47页
        4.3.3 基层法律援助运行效率不高第47页
        4.3.4 社会各阶层参与治理程度低第47-49页
第5章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困境原因分析第49-55页
    5.1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责任主体定位缺陷第49-50页
    5.2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体制机制缺陷第50-52页
    5.3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治理职能建设缺陷第52页
    5.4 我国基层法律援助治理力量建设缺陷第52-55页
第6章 社会治理背景下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对策第55-60页
    6.1 基层法律援助社会治理多元化主体机制构建第55-56页
    6.2 基层法律援助社会治理多元互动型机制构建第56-58页
    6.3 基层法律援助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职能强化第58-6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审查起诉阶段中止审查制度研究
下一篇:义乌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