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商业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纯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纯电动乘用车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纯电动汽车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乘用车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商业模式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2.1 商业模式概念 | 第18-19页 |
2.2.2 商业模式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2.3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概述 | 第20-23页 |
2.3.1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 第20页 |
2.3.2 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 | 第20-21页 |
2.3.3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第3章 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及商业模式分析 | 第23-43页 |
3.1 纯电动乘用车的政策环境及市场现状 | 第23-31页 |
3.1.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环境 | 第23-28页 |
3.1.2 纯电动乘用车的市场现状 | 第28-31页 |
3.2 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主体及构成要素 | 第31-35页 |
3.2.1 商业模式主体 | 第31-32页 |
3.2.2 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32-35页 |
3.3 国内外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 第35-40页 |
3.3.1 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3.3.2 国外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3.4 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3.4.1 客户价值主张没有结合不同市场的特点 | 第40-41页 |
3.4.2 盈利模式过于依赖政策扶持 | 第41页 |
3.4.3 关键资源不足制约商业模式价值的实现 | 第41-42页 |
3.4.4 关键流程管理有失公平 | 第42-43页 |
第4章 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及其影响关系分析 | 第43-71页 |
4.1 关键变量及其量表测度 | 第43-49页 |
4.1.1 关键影响变量选取的原则 | 第43页 |
4.1.2 关键影响变量的测度 | 第43-47页 |
4.1.3 关键变量及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49-56页 |
4.2.1 问卷设计 | 第49-50页 |
4.2.2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 第50页 |
4.2.3 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 第50-56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56-69页 |
4.3.1 样本的分布状况 | 第56-59页 |
4.3.2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4.3.3 关键变量的影响关系分析 | 第60-69页 |
4.4 结论 | 第69-71页 |
第5章 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建议 | 第71-75页 |
5.1 面向不同市场创新客户价值 | 第71-72页 |
5.2 建立多元社会资本支持模式 | 第72-73页 |
5.3 多方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 第73-74页 |
5.4 政策保障确保关键流程公平 | 第74-75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5-7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82-83页 |
附录A: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83-86页 |
附录B:纯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创新关键变量及其影响关系分析数据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