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案例综述 | 第16-18页 |
第一节 认定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无效的案例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认定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有效的案例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的理论分歧 | 第18-21页 |
第一节 无效说 | 第18-19页 |
一、违约金调整请求权是具有公法性质的权利 | 第18页 |
二、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违背“公平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有效说 | 第19-21页 |
一、违约金调整请求权是民事实体权利 | 第19页 |
二、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不违背“公平原则” | 第19-21页 |
第四章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有效性分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有效的积极要件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有效的消极要件 | 第22-24页 |
一、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不是无效合同 | 第22-23页 |
二、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不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 第23页 |
三、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不是效力待定合同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符合违约金的惩罚性质 | 第24-30页 |
一、违约金概述 | 第24-26页 |
二、违约金性质观点述评 | 第26-30页 |
第四节 违约金调整请求权是民事实体权利 | 第30-32页 |
一、民事实体权利概述 | 第30-31页 |
二、约定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是当事人的权利 | 第31-32页 |
第五节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符合《合同法》的原则 | 第32-36页 |
一、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符合“自由原则” | 第32-33页 |
二、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不违背“公平原则” | 第33-35页 |
三、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约定符合“诚实信用原则”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合同法》违约金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合同法》违约金规定的不足 | 第36-40页 |
一、对公权力干预“意思自治原则”的现象未予规制 | 第36-38页 |
二、违约金性质的规定不明确 | 第38-39页 |
三、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的性质界定不清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对《合同法》违约金规定的完善 | 第40-44页 |
一、明确限制释明权的行使及依职权调整违约金 | 第40-41页 |
二、明确违约金的性质 | 第41-42页 |
三、明确违约金调整请求权的性质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