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关于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机制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 | 第14页 |
1.2.3 国内关于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困境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4 国内关于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对策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5 国内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1 理论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2 现实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查阅文献法 | 第17-18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1.4.3 定性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电子商务 | 第19页 |
2.1.2 C2C电子商务 | 第19-20页 |
2.1.3 税收征管 | 第20-21页 |
2.1.4 协同治理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税收公平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现状 | 第24-28页 |
3.1 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第24页 |
3.2 我国C2C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现状 | 第24-28页 |
3.2.1 民众对C2C电子商务征收税款持不同意见 | 第24-26页 |
3.2.2 税务部门对C2C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缺位 | 第26-27页 |
3.2.3 我国对于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管理制度相对空白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8-35页 |
4.1 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4.1.1 纳税主体难以监控 | 第28页 |
4.1.2 税收管辖权难以确定 | 第28-29页 |
4.1.3 纳税环节难以确定 | 第29页 |
4.1.4 无纸化交易流程难以核查 | 第29-30页 |
4.1.5 部门间协同合作与信息数据共享不足 | 第30页 |
4.2 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5页 |
4.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30-31页 |
4.2.2 税务稽查机制不完善 | 第31页 |
4.2.3 征税主体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 第31-32页 |
4.2.4 税务系统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 第32页 |
4.2.5 相关部门机构协调治理力度不强 | 第32-33页 |
4.2.6 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部门单位难以协同治理 | 第33-35页 |
第5章 主要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5-41页 |
5.1 美国 | 第35-36页 |
5.2 欧盟 | 第36页 |
5.3 澳大利亚 | 第36-37页 |
5.4 日本 | 第37页 |
5.5 韩国 | 第37-38页 |
5.6 其他国家 | 第38页 |
5.7 对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启示 | 第38-41页 |
5.7.1 确保电子商务税收的中性原则 | 第39页 |
5.7.2 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 第39-40页 |
5.7.3 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第40页 |
5.7.4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 | 第40页 |
5.7.5 加强国际间交流和合作 | 第40-41页 |
第6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 | 第41-49页 |
6.1 完善C2C电子商务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43页 |
6.1.1 完善C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程序法律法规 | 第41页 |
6.1.2 完善C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实体法律法规 | 第41-43页 |
6.2 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43-45页 |
6.2.1 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 第43-44页 |
6.2.2 建立多部门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44页 |
6.2.3 多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协同治理 | 第44-45页 |
6.3 健全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相关政策 | 第45-48页 |
6.3.1 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征管体系 | 第45-46页 |
6.3.2 强化第三方支付平台税收代扣代缴作用 | 第46页 |
6.3.3 完善实名制管理以确定纳税主体 | 第46-47页 |
6.3.4 优化电子发票制度 | 第47-48页 |
6.4 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社会信用评级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