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π桥对染料敏化电池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第12-19页
        1.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3-15页
        1.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5-17页
        1.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评估第17-19页
    1.2 敏化剂第19-20页
        1.2.1 敏化剂的功能第19页
        1.2.2 敏化剂的种类第19-20页
    1.3 理论基础第20-25页
        1.3.1 量子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第20-21页
        1.3.2 量子化学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1.3.3 计算化学第25页
    1.4 选题的思路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4页
第二章 π链的改变对咔唑类敏化剂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第34-48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计算方法第35-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2.3.1 染料分子基态几何构型第37-38页
        2.3.2 前线分子轨道及分子内电荷的转移第38-41页
        2.3.3 吸收光谱第41-42页
        2.3.4 其他参数的评估第42-44页
    2.4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第三章 不同π链的芳胺类敏化剂性质的理论研究第48-62页
    3.1 引言第48-50页
    3.2 计算方法第50-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3.3.1 染料分子的基态性质第51-54页
        3.3.2 电子结构第54-55页
        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55-56页
        3.3.4 电子的注射及总体效率的评估第56-57页
    3.4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四章 双杂环的种类对敏化剂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第62-72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理论计算方法第63-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68页
        4.3.1 几何结构第64-65页
        4.3.2 前线分子轨道第65-66页
        4.3.3 吸收光谱及电荷转移第66-68页
    4.4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在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钛合金基体上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的组装及其固相微萃取应用
下一篇:杏属种间杂交及洪平杏物种起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