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全息光学论文

基于位相变更的非相干数字全息自适应成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5页
第2章 非相干数字全息自适应成像基本原理第15-31页
    2.1 非相干数字全息基本原理和成像特性第15-24页
        2.1.1 非相干全息图的记录和重建第15-18页
        2.1.2 非相干数字全息的成像分辨率特性第18-21页
        2.1.3 非相干数字全息的三维成像特性和波前传感第21-24页
    2.2 基于位相变更的非相干数字全息第24-28页
        2.2.1 位相恢复(Phase Retrieval)第24-25页
        2.2.2 位相变更(Phase Diversity)第25-26页
        2.2.3 基于位相变更的非相干数字全息第26-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3章 位相变更算法在非相干数字全息中的应用特性研究第31-47页
    3.1 位相差模式选取对非相干数字全息自适应成像的影响第31-35页
        3.1.1 离焦量对位相变更算法中像差估计和重建像的影响第31-33页
        3.1.2 相移量对位相变更算法中像差估计和重建像的影响第33-35页
    3.2 评价函数对非相干数字全息自适应成像的影响第35-43页
        3.2.1 评价函数的选择第36-39页
        3.2.2 噪声分析和维纳滤波第39-41页
        3.2.3 维纳滤波系数对物信息重建的影响第41-43页
    3.3 位相变更算法在非相干数字全息中的应用第43-46页
        3.3.1 常用Zernike像差的描述第43-44页
        3.3.2 位相变更算法在非相干数字全息中的实现第44-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非相干数字全息自适应成像实验研究第47-63页
    4.1 结合位相变更算法实现自适应成像第47-54页
        4.1.1 非相干数字全息实验系统设计第47-48页
        4.1.2 空间光调制器表面平整度测量及像差补偿第48-50页
        4.1.3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校正像差的模拟验证第50-51页
        4.1.4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校正像差的实验研究第51-54页
    4.2 基于位相变更实现自适应荧光数字全息成像第54-62页
        4.2.1 点源全息图生成原理和数值仿真第55-56页
        4.2.2 荧光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第56-57页
        4.2.3 荧光数字全息自适应显微成像第57-62页
    4.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VANET中基于NDN的电子听书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AutoCAD平台的三维建筑设计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