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1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 第17-18页 |
1.2.2 微阵列孔加工技术 | 第18-19页 |
1.3 脉冲放电控制技术 | 第19-20页 |
1.3.1 独立式脉冲电源 | 第19页 |
1.3.2 RC式脉冲电源 | 第19-20页 |
1.4 间隙状态检测技术 | 第20-22页 |
1.4.1 电火花加工过程放电状态划分 | 第20-21页 |
1.4.2 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分析 | 第21-22页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4-34页 |
2.1 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系统设计目标 | 第24-25页 |
2.2 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机床总体结构 | 第25-27页 |
2.3 机床机械平台设计 | 第27-29页 |
2.3.1 Z轴伺服进给机构 | 第27-28页 |
2.3.2 振动机构 | 第28页 |
2.3.3 多电极同步旋转机构 | 第28-29页 |
2.4 机床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29-33页 |
2.4.1 Z轴伺服运动控制 | 第29-31页 |
2.4.2 电极旋转与振动控制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微能脉冲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第34-46页 |
3.1 微能脉冲电源总体架构 | 第34-35页 |
3.2 处理器模块 | 第35-36页 |
3.3 放电控制回路模块 | 第36-44页 |
3.3.1 脉冲放电工作过程 | 第36-37页 |
3.3.2 光耦隔离电路 | 第37页 |
3.3.3 D触发器翻转电路 | 第37-40页 |
3.3.4 电容充电阈值电路 | 第40-42页 |
3.3.5 NMOS管驱动电路 | 第42-43页 |
3.3.6 微能放电主电路 | 第43-44页 |
3.4 间隙状态检测模块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系统程序设计 | 第46-62页 |
4.1 机床手动模式程序设计 | 第46-51页 |
4.1.1 按键与指示灯配置 | 第46页 |
4.1.2 电极位置调整 | 第46-48页 |
4.1.3 电机控制程序 | 第48-51页 |
4.2 基于Modbus的直流可调电源串口通讯 | 第51-54页 |
4.2.1 USART配置程序 | 第51-52页 |
4.2.2 Modbus协议 | 第52-54页 |
4.3 脉冲放电及多参数闭环控制程序设计 | 第54-57页 |
4.3.1 间隙状态检测程序 | 第54-55页 |
4.3.2 高能清扫脉冲放电程序 | 第55-57页 |
4.4 基于LabVIEW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57-60页 |
4.4.1 界面总体方案设计 | 第57-58页 |
4.4.2 处理器端通讯程序 | 第58-59页 |
4.4.3 PC端LabVIEW程序及界面呈现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多微细孔同步电火花加工实验 | 第62-78页 |
5.1 电火花加工平台与试验条件 | 第62-63页 |
5.2 微细脉冲电源试验研究 | 第63-65页 |
5.3 微细电火花加工实验与影响因素探究 | 第65-75页 |
5.3.1 电火花加工波形 | 第65-67页 |
5.3.2 单因素变量控制实验 | 第67-73页 |
5.3.3 旋转振动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第73页 |
5.3.4 多因素正交实验 | 第73-75页 |
5.4 三电极同步加工实验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阒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