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导论 | 第10-16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一)移民原因研究 | 第11-12页 |
| (二)移垦政策研究 | 第12页 |
| (三)移民过程研究 | 第12页 |
| (四)移垦与土地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 (五)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放垦与汉族移民分布 | 第16-31页 |
| 一、清初土默特地区土地性质的变化 | 第16-18页 |
| (一)土默特游牧地 | 第16-17页 |
| (二)土默特土地性质的变化 | 第17-18页 |
| 二、土默特土地放垦历程 | 第18-24页 |
| (一)康熙至乾隆初年大青山以南地区的全面放垦阶段 | 第20-22页 |
| (二)乾隆中叶大青山地区带状放垦与山南点状开垦阶段 | 第22-23页 |
| (三)乾隆末年至嘉庆中叶大青山以北地区的片状放垦阶段 | 第23-24页 |
| 三、土默特地区汉族移民建村过程 | 第24-31页 |
| (一)移民周期与移民来源 | 第24-28页 |
| (二)各厅移民建村概况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族居住格局的变化 | 第31-44页 |
| 一、土默特蒙古族人口的历史变迁 | 第31-35页 |
| (一)清代人口的升降 | 第31-33页 |
| (二)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的人口状况 | 第33-35页 |
| 二、土默特蒙古族分布格局的变动 | 第35-44页 |
| (一)由片状分布演变为带状点状分布 | 第35-40页 |
| (二)蒙汉高度杂居状况 | 第40-44页 |
| 第三章 土默特蒙古族从业方式的变迁 | 第44-67页 |
| 一、牧业的演变 | 第44-54页 |
| (一)游牧地的减少 | 第44-49页 |
| (二)作为副业的定居畜牧业 | 第49-54页 |
| 二、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54-62页 |
| (一)清代土默特蒙古族农业的兴起 | 第55-58页 |
| (二)民国时期土默特族蒙古农业的发展 | 第58-62页 |
| 三、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 第62-67页 |
| (一)商业 | 第62-63页 |
| (二)手工业 | 第63-67页 |
| 第四章 土默特地区的旗县二元管理体制 | 第67-74页 |
| 一、旗制与厅县制长期并存 | 第67-70页 |
| (一)蒙旗制度 | 第67-68页 |
| (二)道厅设治 | 第68-70页 |
| 二、旗县权力区分与蒙汉纠纷处置 | 第70-74页 |
| (一)旗县权力区分 | 第70-71页 |
| (二)会审制度 | 第71-74页 |
| 结语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录1:土默特左右两翼佐领分布示意图 | 第82-83页 |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