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论文

贵州织金富稀土磷矿稀土赋存状态及在酸/热解过程中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前言第10-21页
    1.1 全球磷矿资源概况第10-13页
    1.2 中国磷矿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第13-14页
    1.3 织金磷矿概况第14-15页
    1.4 磷矿伴生稀土提取第15-18页
        1.4.1 硫酸法第16-17页
        1.4.2 硝酸法第17-18页
        1.4.3 盐酸法第18页
    1.5 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第18-21页
第2章 织金磷矿地质矿物特征第21-28页
    2.1 矿区概况第21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1-24页
    2.3 矿体地质特征第24页
    2.4 矿石矿物组成第24-26页
    2.5 矿区划分第26-28页
第3章 实验第28-34页
    3.1 实验原料第28-29页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9页
    3.3 实验第29-33页
        3.3.1 磷矿选矿第29-30页
        3.3.2 磷矿盐酸分解第30页
        3.3.3 磷矿硫酸分解第30-31页
        3.3.4 磷矿热法分解第31-32页
        3.3.5 磷矿伴生稀土提取第32-33页
    3.4 样品分析表征第33-34页
第4章 织金磷矿稀土赋存状态研究第34-64页
    4.1 元素分析第34-35页
    4.2 微观结构分析第35-39页
    4.3 织金磷矿选矿特征分析第39-41页
        4.3.1 磷酸盐矿物解离度统计分析第39页
        4.3.2 浮选工艺条件研究第39-41页
    4.4 织金磷矿稀土赋存状况实验矿物学研究第41-46页
        4.4.1 织金磷矿稀土选矿特征第41-42页
        4.4.2 磷矿伴生稀土离子浸出实验第42页
        4.4.3 磷矿伴生稀土酸浸实验第42-46页
    4.5 织金磷矿稀土赋存状况分子模拟计算分析第46-62页
        4.5.1 模型的选择第47-48页
        4.5.2 晶体结构第48-49页
        4.5.3 模拟方法第49-50页
        4.5.4 稀土元素取代钙离子位置模拟计算第50-62页
    4.6 织金磷矿伴生稀土赋存状态及其成因探讨第62-63页
    4.7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织金磷矿加工过程稀土迁移行为研究第64-85页
    5.1 盐酸法加工过程稀土迁移行为第64-69页
        5.1.1 磷矿盐酸法工艺酸解热力学/动力学分析第64-67页
        5.1.2 盐酸法浸出工艺条件对稀土及磷浸出率的影响第67-69页
    5.2 硫酸法加工过程稀土迁移行为第69-77页
        5.2.1 硫酸法过程稀土迁移赋存形式分析第70-73页
        5.2.2 浸出工艺条件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第73-77页
    5.3 磷矿热法加工过程稀土迁移行为第77-84页
        5.3.1 物料配比对稀土迁移行为的影响第78-79页
        5.3.2 磷渣中元素赋存状态分析第79-81页
        5.3.3 磷渣中稀土酸解溶出规律第81-84页
    5.4 小结第84-85页
第6章 磷矿盐酸酸解液中稀土分离富集第85-94页
    6.1 引言第85页
    6.2 沉淀法提取原理第85-86页
    6.3 磷矿盐酸酸解液体系沉淀反应分析第86-89页
    6.4 稀土沉淀工艺分析第89-93页
        6.4.1 酸解液除氟第89-90页
        6.4.2 酸解液除杂第90-91页
        6.4.3 ph值对稀土沉淀的影响第91-92页
        6.4.4 富集次数对品位的影响第92-93页
    6.5 小结第93-94页
第7章 结论第94-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工作成绩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态加载电阻测量法的建立与硫族化合物的高压相变研究
下一篇:异养细菌对水华蓝藻优势维持的作用机制及一种可能的控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