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区土体动力学参数统计及分析
作者简介 | 第6-7页 |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1-31页 |
2.1 地质条件概况 | 第21-22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2-24页 |
2.2.1 地貌类型 | 第22-23页 |
2.2.2 成因类型及空间分布 | 第23-24页 |
2.3 土体的性质与分类 | 第24-27页 |
2.3.1 岩土的性质 | 第24-25页 |
2.3.2 岩土的工程分类 | 第25-27页 |
2.4 武汉市区的土层分布特征 | 第27-31页 |
2.4.1 岩土类型分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土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31-41页 |
3.1 土动力学参数 | 第31-34页 |
3.1.1 土动力学参数测定的意义 | 第31-32页 |
3.1.2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 第32-33页 |
3.1.3 土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式 | 第33-34页 |
3.2 动三轴试验 | 第34-39页 |
3.2.1 试验设备 | 第34-35页 |
3.2.2 试验原理 | 第35-37页 |
3.2.3 试验中土样的应力状态 | 第37-38页 |
3.2.4 试验步骤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统计处理及对比分析 | 第41-59页 |
4.1 统计区域 | 第41-42页 |
4.2 统计方法及统计样本量 | 第42-44页 |
4.3 统计结果 | 第44-46页 |
4.4 统计值对比分析 | 第46-58页 |
4.4.1 动剪切模量比 | 第46-52页 |
4.4.2 阻尼比 | 第52-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 第59-73页 |
5.1 分析的目的 | 第59页 |
5.2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 第59-67页 |
5.2.1 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5.2.2 土层模型选取 | 第60-63页 |
5.2.3 土动力学参数选取 | 第63-66页 |
5.2.4 输入地震动的选取 | 第66-67页 |
5.3 地震反应结果及分析 | 第67-73页 |
5.3.1 40m粘土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 第67-69页 |
5.3.2 40m淤泥质土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 第69页 |
5.3.3 40m松砂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 第69-71页 |
5.3.4 实际场地地震反应计算结果 | 第71-72页 |
5.3.5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