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旅游景区标识牌解说效果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1.4.2 实地调研法 | 第16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1.4.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第17-19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32页 |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2.1.1 国外旅游解说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2.1.2 国内旅游解说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32页 |
2.2.1 旅游解说 | 第22-24页 |
2.2.2 旅游标识系统 | 第24-29页 |
2.2.3 游客感知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8页 |
3.1 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3.1.1 旅游吸引物理论 | 第32页 |
3.1.2 人体工效学理论 | 第32-33页 |
3.1.3 美学理论 | 第33页 |
3.1.4 符号学理论 | 第33-34页 |
3.1.5 指标体系理论 | 第34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4-38页 |
3.2.1 解说效果评估 | 第34-35页 |
3.2.2 解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7页 |
3.2.4 问卷设计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大同市旅游景区标识牌解说研究实证分析 | 第38-51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38页 |
4.2 游客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过程 | 第38-51页 |
4.2.1 样本描述分析:受试者基本描述 | 第38-40页 |
4.2.2 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0-42页 |
4.2.3 样本因子分析 | 第42-47页 |
4.2.4 权重的确定 | 第47-48页 |
4.2.5 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大同市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解说效果评价 | 第51-55页 |
5.1 调查结果统计 | 第51页 |
5.2 游客对标识系统满意度分析 | 第51-53页 |
5.3 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53-54页 |
5.4 游客属性特征与对解说效果评估的关系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