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概述 | 第15-24页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内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思想政治教育规范 | 第15-16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 | 第16-18页 |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 | 第18-19页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梳理 | 第19-23页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规范 | 第19-20页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政法规规范 | 第20-21页 |
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规范 | 第21页 |
2.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政规章规范 | 第21-22页 |
2.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既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4-32页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认知情况的调查 | 第24-25页 |
3.1.1 调查问卷的制作 | 第24页 |
3.1.2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既存问题 | 第25-30页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立法的缺失 | 第26页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位阶较低 | 第26页 |
3.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内容相对抽象 | 第26-27页 |
3.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体系不健全 | 第27-30页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既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1页 |
3.3.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0页 |
3.3.2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功能认知不到位 | 第30-31页 |
3.3.3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 第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想 | 第32-40页 |
4.1 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指导原则 | 第32-34页 |
4.1.1 保障大学生主体权益的原则 | 第32-33页 |
4.1.2 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4.1.3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34页 |
4.1.4 坚持实践性原则 | 第34页 |
4.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具体架构 | 第34-39页 |
4.2.1 制定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 | 第34-36页 |
4.2.2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 | 第36-37页 |
4.2.3 细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立法内容 | 第37-38页 |
4.2.4 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立法体系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